崔鶠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好题干要求,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赏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其思想感情,然后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最后总结概括诗句大意即可:桃花;《桃园行》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桃花自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答案】 译文: 如何一棵老树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月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句注释: 1. 冥冥一叶轻,不知水与天 - 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 - 一叶:一片叶子。 - 轻:轻盈。 - 不知水与天:不知道水与天在哪里。 2. 独于颢气中,仰见素璧圆 - 颢气:明亮的天空。 - 素璧圆:圆形的玉璧。 3. 超然狂道士,起视清夜阑 - 超然:超脱的样子。 - 狂道士:放荡不羁的人。 - 起视:起身
【诗句释义】: 1. 寒风淅沥鸣枯苇:寒风吹过芦苇发出沙沙的声音。 2. 小鸭睡残犹未起:小鸭子在冬眠中,还未能醒来。 3. 更教细雨结轻寒:更让细雨带来寒冷。 4. 坐听萧萧打窗纸:坐着听窗户上的纸被雨水击打的响声。 5. 石盆养蒲已抽翠:石头盆里养的蒲草已经抽出嫩绿的叶子。 6. 雕斛栽花先弄紫:雕刻成盆的花盆里栽种的牡丹花,已经开得红艳如紫色。 7. 拥炉闭閤赋幽香:抱着火炉,关上门窗
【注释】 1. 观鱼:观察鱼儿。2. 小鱼喜亲人,可钓亦可网。3. 大鱼自有神,隐见谁能量。4. 老禅虽无心,施食不肯尝。5. 时于千寻底,隐见如龙章。6. 赏析:本篇是一首寓言诗。诗人通过观察鱼儿,寓意人世间的许多事。小鱼与亲人亲近,可以钓也可以捞;而大鱼则自有一种神秘力量,让人难以捉摸;老禅师虽然无心向善,但他却愿意施舍食物给饥饿的人;而在深不可测的大河中,有时还能看到像龙一样的水草
【译文】 此诗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在清雅的居室里吟咏新作。首句“英妙姿”赞美对方英俊俊秀的仪容仪表,第二句写对方的服饰,“玉雪熙冠冕”,形容服饰洁白如玉,光彩照人;第三句“新诗一何似”,说新写的诗和自己的旧诗相比如何?第四句“鸾鹄见萧散”,以比喻的手法写自己诗中的清远之趣,意谓像鸾鹄(一种仙鸟)一样自在、超然。第五句“蹑屣往从之”,表示愿意前去拜访,第六句“宁复念重趼”,意思是说
绩溪道中三首 䆉稏青衣未剡芒,联拳荷叶已秋香。 笋舆十里青松路,高卷蒙纱溯晚凉。 注释与译文 - 注释: - 䆉稏:一种草本植物,其叶片呈绿色,未加工。 - 青衣:古代对女子的称呼,此句可能指女子乘坐的轿子。 - 剡芒:削尖,此处形容叶子锋利。 - 联拳(lián jué):整齐排列的样子,此处形容荷叶的形状像拳头一样紧密排列。 - 秋香:指秋天的气息,也指荷花的香气。 - 笋舆
止遽轩 我如万斛船,岁久腰已懒。 谁能逐相师,终日问手板。 去谋一寸安,辄被三尺挽。 怜公谢蛮触,鼓卧旗亦偃。 译文 我像那装满万斛的水桶,岁月悠长,腰部已经变得懒散了。 有谁能够像相师那样跟随在我身边,整天询问我的手掌和手板。 想要谋取一点点平安,却总是受到三尺长的绳索的束缚。 可怜你像谢蛮一样,鼓声低沉旗帜也偃息不动。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感叹。首联“我如万斛船,岁久腰已懒
酴醾(tú mǐ)依柏引蔓,上冒其颠。酴醾是牡丹花的别名,柏树引蔓上冒其颠,意思是芍药花也依着柏树攀援而上。 春风亦已老,自厌丹采媚。春风虽然已经老去,但仍喜欢鲜艳的色彩。 独留白雪花,洒此千尺翠。只有那洁白的雪花,洒落在这片翠绿之上。 嵯峨珠笼冠,缥缈冒佛髻。形容它像珍珠一样精致,像佛教高僧头上的佛髻,显得非常神秘。 幽香勿袭人,恐为真色累。这种香气不要扑人,怕玷污了真正的颜色。 但愿保明姿
《芙蓉堂下水溟溟,老去难禁此段清。唤取王郎吹玉笛,愁来要听水龙声。》是宋代诗人崔鶠的组诗作品之一,共四首。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意解读: - 芙蓉堂下的水波浩渺:芙蓉堂的水潭广阔无垠,水面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岁月流转难以阻挡的清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难以抵御这种清新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 呼唤友人吹奏玉笛:在这样美好的时刻,想要呼唤朋友
荒蒲乱苇簇人烟,指点江州一望间。 惜取看人闲目力,琵琶亭上看庐山。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注释 - 荒蒲乱苇簇人烟:形容荒凉地区的人烟稀少,荒芜的芦苇和杂乱的蒲草聚集在一起。 - 指点江州一望间:用指点的方式描述远处的江州风景,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感受。 - 惜取看人闲目力:珍惜观看美景时不受干扰的目光。 - 琵琶亭上看庐山:在琵琶亭上观赏庐山的景色。 2. 翻译与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