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臣
容之在稾城闻欲从帅辟用前韵戏之 使者争飞荐鹗书,论才何止朔方无。 从军更欲投毛颖,仗剑还思跨的卢。 塞北吏民方眷恋,晋阳耆旧已欢呼。 可怜公绰堪廊庙,漫作区区薛大夫。 【注释】 容之:即李容之,字之仪,唐末宰相,官拜右丞。稾(yǎ)城: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从帅辟用:跟随主帅任用。辟,推举。 【译文】 朝廷使者争相推荐李容之为相,说他的才华不仅限于朔方一地。
辛丑年二月二十四日,因事被征召前往贡院。在榜下时被诃制止,直到五鼓才到达贡院前,榜尚未揭。我在门前假寐时突然忆起秦夷行在贡院中的情景,于是作此小诗以戏之。约定西池之游,秦出当以呈也。 不妨肮脏倚朱门,坐睡聊醒宿酒醺。 顾我尚犹堪御侮,逢公那敢更论文。 水添池面今三尺,花减春光已二分。 颇许韩非同传否,西城行乐念相闻。 注释: 1. 不(bù):任凭,听任。 2. 坐睡:指坐着睡觉。 3. 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黄纸争看淡墨书,人人自恐姓名无。 黄纸: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录取通知书,通常用黄色纸张书写。 争看:争相阅读,争夺阅读。 淡墨书:用淡墨书写,形容科举录取通知书上的字体颜色浅显,不易察觉。 人人自恐姓名无: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的姓名无法出现在名单上。 用心正似争蛮触,出手何如得雉卢。 用心正似:用尽心机
【注释】 1. 奇:指作者自谦之词。 2. 先公:指诗人的父亲。 3. 起家:开始做官。 4. 仓库:这里指家族的产业。 5. 郑卢:指郑氏和卢氏,两个姓氏。 6. 孝弟(dì):孝顺和恭敬兄长。 7. 门贫:家族贫穷。 8. 喜相呼:喜欢相互称道。 9. 平津:地名,在今河北省。 10. 龙头:比喻地位显赫、权高势重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追怀与对家庭贫困生活的感慨
【注释】 东坡兄弟应制举日:苏轼兄弟参加科举考试的日子。 黄门之砚:黄门是唐代宫廷中掌管文书的官员,所以这里的砚台指的是黄门的砚台。 甥文骥:苏轼的外甥,名叫文骥。 好事者:喜欢做事情的人。 余故亦同赋(yu):我也因此作了一首诗。 【译文】 我看不到东坡的弟弟们了,他们的文章浩荡而失去了来源。 眉山当日的人们在哪里呢?曲阜他年仍然保留着。 试想研磨的地方总会有地方,想要寻找斧凿的痕迹却看不见
【注释】走笔谢仲达饷新橘诗:指诗人收到朋友送的橘子,即《咏橘》诗中所说的“君家叔度(孟浩然字)有遗风,借与长沙崔二十一。手把芳菲本相赠,口嚼滋味还自尝”。 薄暮传呼使者忙:天色已晚,使者来传达主人的意思了。 儿童颠倒着衣裳:孩子们穿着衣服,头发乱糟糟地,好像在玩耍。 铁树何曾识:铁树开花,自古以来就认为是希有的,这里比喻难得见到的稀罕物。 枣熟东家漫得尝:枣子成熟了,随便哪家都可以品尝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朱贡父自尚书郎领宪河朔会高阳阙守因摄帅事以诗寄之且觅蟹螯 清渭三年伴浊泾,鸿毛一举便冥冥。 帐前共听将军令,塞下争看使者星。 四坐应刘邀俊彦,两行燕赵列娉婷。 只知左手持螯美,不念贫交正独醒。 注释: 1. 清渭:指渭水,清澈的河流。浊泾:指泾水,浑浊的河流。 2. 鸿毛:比喻轻如鸿毛,比喻微小、不重要的事物。 3. 冥冥:指模糊不清,不明不白的状态。
诗句: 登车未肯便埋轮,置酒邀宾一笑春。 注释: 登车 - 上车;不肯 - 不愿;便 - 就;埋轮 - 即“埋轮”,比喻立即上路或开始行动;置酒 - 在此处指举办宴会;邀宾 - 邀请客人;一笑春 - 形容气氛欢快,如同春天般明媚。此句描绘了主人热情好客的场景,以及与宾客共度美好时光的愉快氛围。 译文: 上车之后立刻出发,置办酒宴邀请宾客,一起分享这美好的时刻如同春天一般。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注释版 1. 解摈先生空傥䓪(注释:解释:摈,指拒绝。傥䓪,可能指虚有其表)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某人被邀请参加一个聚会但婉拒了。这里的“傥䓪”可能是指外表或者形式上的华丽,但实际上并不真正参与。 2. 草玄夫子独精深(注释:解:解释;玄,深奥的学问;夫,指你;子,对他人的尊称)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敬称,可能是在赞美对方的学识或才华
诗句解析及译文: 1. 雨里黄花愁正绝,篱边白酒意殊深。 - 注释: 黄花指菊花,这里指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正浓;白酒则表达了诗人对美酒的喜好。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在雨中观赏盛开的菊花,感受到其独特的美丽,同时也在品味着美酒带来的愉悦。 2. 曲拳自觉我无用,然诺谁知公不侵。 - 注释: 曲拳意为弯曲的拳头,比喻自己无用之态;然诺为承诺,公不侵表示公义不受侵犯。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