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臣
【注释】: 1. "肯向明时事隐沦":我不愿在当今时代隐居。2. "亭边五柳漫摇春":我的五柳园在宝应县城,五柳树的枝干随风摇曳,好像春天的气息。3. "当年未易胜今日,此地还如见古人":当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没有那么容易成功,而今天这里还能见到古人留下的遗迹。4. "高兴不随霜叶尽,清风长与露条新":高兴的情绪不会随着秋天的落叶而消失,清风永远和新生的草尖一样清新。5. "何妨便著先生传
注释: 1. 南邻歌舞北邻呼,藏室仙人肯卜居:南边的邻居在唱歌跳舞,北边的邻居在呼唤,我住在藏室中,仙人愿意选择这个地方居住吗? 2. 著撰初无千斛米,般移空有五车书:写作和阅读时,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但书籍却有几千卷。 3. 乌来屋上看殊好,燕集梁间喜有馀:乌鸦停在我的屋子上,燕子飞来聚集在梁间,这都让我感到高兴。 4. 莫把先生轻相料,锦囊犹自可专车:请不要轻视先生
解析 1. 诗句释义: - 帝燕蓬莱月最良,广寒仙部出中房。 - “帝燕”指皇帝的宴请,“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之地,常在诗文中象征高贵或美好的地方。 - “月最良”意味着月亮非常完美,这里可能暗示皇帝的夜晚宴会非常成功。 - “广寒仙部出中房”形容月亮从天而降,如同来自遥远的广寒宫(即广寒宫,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宫殿,位于月宫),给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感觉。 - 浥霜火齐累累熟,噀雾金苞冉冉香。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高卧终朝对碧巉,肯将志气逐尘凡。 眼穿斜谷双蓬鬓,身在长安一布衫。 未把渔竿栖汉濑,定随霖雨起商岩。 明堂有日求梁栋,认取凌云万丈杉。 注释: 1. 高卧终朝对碧巉:高高的床铺上,终日面对着青山峭壁。碧巉,形容山势挺拔、险峻如翠色山峰。 2. 肯将志气逐尘凡:不愿意将自己的志向和精神追求与世俗同流合污。 3. 眼穿斜谷双蓬鬓:形容目光锐利,如同穿透了斜谷的双眸
移疾 年来乐事不关身,藜杖绳床过了春。 穷在世间真有鬼,钱于我处独无神。 稍谙药性都缘病,尚恋官粮只为贫。 不学小儿潘骑省,逢人惊怪二毛新。 注释: - 移疾:古代指因病请求辞官,不再担任官职。 - 藜杖:用藜草做的拐杖。藜是一种野生植物。 - 绳床:用绳子绑着的简陋床。 - 穷:贫困。 - 病:指身体疾病。 - 潘骑省:唐朝官员,以廉洁著称。骑省是中书省下属的一个机构。 - 二毛
杨时可苏在廷 杨时和苏轼是同时代的人物。 文章华翰九天开,二妙同时在一台。 杨时的文章才华横溢,苏轼的诗歌也如云霞般绚丽多彩。 高会竞看文阵合,后堂新许客星来。 在盛大的宴会上,人们争相欣赏他们的文采,如同星星聚集在一起。 评诗故自当归逊,在寝何容敢望回。 我评价他们的诗歌,自然是甘拜下风,不敢有丝毫的嫉妒。 已请杏花留一笑,不劳羯鼓横相催。 我已经邀请了杏花,留下一丝微笑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人生当读五车书,一第区区汝岂无。 注释:人生应当博览群书,但仅仅获得一次科举第一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译文:人生应该博览群书,但一次科举的第一名又能说明什么? 2. 但可三冬长足史,何须一掷便成卢。 注释:即使花费三年时间也能写出丰富的历史著作,何必一次考试就能获得成功呢? 译文:即使花费三年时间也能写出丰富的历史著作,何必一次考试就能获得成功呢? 3.
【译文】 野外的野性应该让寂寞陪伴着,林间的风景更加亲切熟悉。 和棋可以让日子延长,下马询问主人也无妨。 雨后夏畦菜蔬美味,风来水阁送来清凉。 重新游览期待秋风到来,在池边洗去一身的醉意。 【注释】 野:指隐居山林。 滨:近水的地方。 逢:遇到。 长日:漫长的日子。 供馔:提供食物。馔是古代对饭菜的总称。 新:清新。 重游:再次出游。 待:等待、期待。 秋风起:指秋天来临。 净扫池头
【注】 苏叔党:即苏轼。 小坡:苏轼别号,东坡居士。 信:确实。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借指权贵之家。 青鸟:传书的使者,这里指代书信。 安否:平安与否,问候。 【译文】 我离开你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听说你到了京城住在高殿帅的馆舍,却未曾得到你的信息。所以我用诗来戏弄你一下。 你已经两年多没有来拜访我了,但这次你到京城后一定会来拜访我,因为我知道你一定想见我。 雪地里回来,并不是兴致已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先应了解《马宗玉教授自大名考进士归以诗赠之》的原文,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清世谁人怨考槃,喜闻明诏竞弹冠。文章得路呈身易,衡石当前下笔难。尽拔灵珠沧海暗,独横长剑晓天寒。知君故是抡才手,拟抱焦桐一问看。”这首诗作于元代末年(1320年),诗人马宗玉在大名府参加乡试后,被举荐到朝廷做官。诗人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喜悦。诗的大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