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性
诗句翻译: 1. 秋风清,秋月白。 - 秋风清:秋天的风是清爽的。 - 秋月白:秋天的月亮是白色的。 2. 雁过长空,蝉噪庭柏。 - 雁过长空:大雁飞越广阔的天空。 - 蝉噪庭柏:树上的蝉在鸣叫。 3. 踢出铁昆崙,大机要顿发。 - 踢出铁崑崙:比喻某种强大的力量或者决定性因素的出现。 - 大机要顿发:重要的、关键的事情发生了。 4. 好肉剜疮,觑着即瞎。 - 好肉剜疮
【注释】: 1. 爽气生襟袂,清飙袭四维。爽气:指清凉的风。襟袂:衣襟和袖子。清飙:清风。四维:四方。这句诗意思是说:清凉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拂过人的襟袖和袖子。 2. 白云抱幽石,冷淡更清奇。抱:环绕。幽石:深山中的石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白云紧紧拥抱着深山中的石头,显得那么冷清而奇特。 3.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玲珑:精巧细致。八面:四面,即东、南、西、北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元宵节日夜晚景象的偈颂。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以及可能相关的注释: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二十一 元宵正月半,是处金莲现。 - 元宵: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正月半: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也称为上元节、灯节等。 - 是处:表示到处或各处。 - 金莲:这里形容灯光如金色的莲花,通常用来比喻灯火辉煌的场景。 译文 元宵节到了正月十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思想观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往来无间”:指来往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形容人或物来去自由,没有阻碍。 “动静一源:指动和静是同一原因造成的,即一切现象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体。 “瞥然而往,瞥然而还”:意谓一闪就过去了,一闪又回来了。形容时间短暂而迅速,不可捉摸。 “大方无内无外”:指宇宙间的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注释】乌牙:乌鸦的羽毛。结制:结茅为屋,指隐居。万有:一切万物。吞却:包括、吞下。十虚:十个空洞、空处。忌:不要。 【赏析】此诗是颂扬隐士不追求外物的清高之志。全诗以咏物起兴,借物喻人,以乌嘴(乌鸦)比喻隐者,以乌舌(乌鸦嘴里的毛)比喻其舌头(意即言说和言辞),以乌爪(乌鸦爪子)比喻其脚,以乌目(乌鸦的眼睛)比喻其眼。“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隐者的孤独与超脱。 首句“乌牙绝顶”中的“乌”
这首诗的译文是: 春天刚刚过去,夏天又来临了。 山不高水不低,梅雨连绵不断。 浸烂石乌龟,黄梅时节添话把。 乌牙峰顶浪滔天,犀牛扇子增高价。 注释: - 方挹新春:刚刚迎接春天的到来。 - 朱夏:即夏天,这里指夏季的第一个月。 - 山不为高,水不为下:山不会因为高而著名,水也不会因为深而出名。强调的是自然事物的本真状态,而不是人为赋予的价值。 - 梅雨连绵:梅雨季节雨水持续不断。 - 虚空贴卦
春山青翠,春水波荡漾。 草木茂盛,百花齐放。 若能看破红尘中,方知人生真谛在。 注释: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译文:春日里的山色青青,水色碧绿,草木茂盛,花朵簇拥。如果能看破世俗的纷扰,便能看到真正的庐山真面目。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诗人认为,只有看破红尘,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这首诗的译文是:春天来到世界各地,春天的痕迹却无处寻觅;腊雪消融后才能见到春天的功绩。 头头都显现,处处都是流通的地方。 木马泥牛在吼叫,花柳摇曳在春风里。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意义,共同构成了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优美诗句
“有语中无语,达磨九年空面壁。”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有些话语里没有话语,达摩大师已经空等九年在墙上。 整首偈颂的翻译和赏析如下: 译文 1. 有时候话里没有话,就像达摩大师空等了九年,只是坐在墙上而已。 2. 有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无言即是有语。 3. “南斗”和“北斗”,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两颗星宿名称,分别代表着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这七颗星
【注释】: 1.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八:指禅宗公案。偈(jié),梵文音译,意为“赞”。颂,梵文音译,意为“诗”。偈颂是佛教中的一种文体,即以韵语来说明佛教教义、道理或佛经中的典故等。本诗为禅宗公案的一则,讲述了一个哑巴和尚与明眼和尚辩论的故事。 2. 哑却我口:指哑巴和尚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秃我舌:指哑巴和尚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明眼衲僧:指明眼和尚。衲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