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淳
【注释】 偈:佛教语,即佛门颂。 偈二十二首其六:指这首诗。 释迦成道是斯辰:释迦牟尼(sà jié móu ní)成道的那一天,即腊月八日。释迦牟尼是佛教创立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瓦拉纳西附近)人,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文佛”。公元624年,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为佛陀(觉者)。 二千年后追先事:在今天看来,两千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但是人们仍然能够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 注释: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没有一点变异,而虚明之地上却有细微的尘埃。 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注释:这微妙圆通的佛理究竟该如何表达呢?其隐晦、显豁、包容、融合之妙又岂能用语言表述清楚
注释: 渔父词五首 其五:在江湖上垂钓,直到天明,把鱼竿分出一半。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羌笛声悠扬地飘荡。江水浩渺无边,雾气弥漫,我扬起船浆,划桨返回船上望向海的边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江上渔人生活的诗作,通过描写江上渔人的一天的生活来展示他们捕鱼、生活的情景。 “钓尽江湖晓色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渔人在江湖中钓鱼,等到天色破晓的时候,已经把鱼钩分出了一半
注释: 1. 偈二十二首:这是一组佛教禅宗诗的总称,每组通常包括二十个四句偈子。 2. 其五:这是第二十二首的第一句。 3. 今冬:今年的冬天。 4. 少阴雪:很少有雪。 5. 晴和天气:晴朗温暖。 6. 如春月:像春天的月亮一样。 7. 斯辰:这个时刻。 8. 又喜:再次感到高兴。 9. 一阳生:冬至过后的第一个节气,阳气开始生长。 10. 梅根:梅花的根部。 11. 占得先开发
《渔父词五首》其一 刘基 〔明代〕 采石矶头煮酒香,长干桥畔柳阴凉。歌欸乃,濯沧浪,来往烟波送夕阳。 注释与赏析: - 诗:刘基的《渔父词五首》之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诗意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位渔父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状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世俗的闲适。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与渔父的生活紧密相连
【释义】 萧瑟的茅草庵里,杂草横陈,乱得无人打扫。太阳正午,我仍然懒洋洋地不想起床打开柴扉。 冥然独坐枯瘦的双眼下,谁说这恩泽是云外飞来? 【注释】 (1) 茅庵:草房。 (2) 冥然:静寂的样子。 (3) 孰谓:谁说。 (4) 殊恩:特殊的恩泽。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荒斋之中,对朝廷的恩泽无动于衷,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的个性和贫士的无奈之情。首句点出诗人的居所简陋
【注释】偈:佛教中称佛的法语。偈二十二首: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二十二章。《大般若经》是印度僧人达摩祖师从西天取经归来,将梵文原本翻译为中文的经典之一。 其三:第二十二首诗。“危峦”:山势高峻险峻的山。“萧洒”:形容自然景色清朗、超脱、洒脱,不受拘束。“古禅宫”:古老的禅宗寺庙。“信步”:随意漫步。“趣无穷”:趣味无穷无尽。“天界净”:天空一片清净。“一轮红日正当空”,一轮红日正悬于天空之上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常思止禅者,返本如婴儿。- 经常思考的是达到禅的境界,回归到本性如同未出生的婴儿。 2. 一念万年去,春秋都不知。- 一瞬间的念头可以持续万年,但春秋更迭也浑然不觉。 3. 斫倒寒岩无影树,回头焰里再抽枝。- 砍倒寒冷岩石中无影树,回头在火焰里再次发芽生根。 4. 春老别吾入郦去,缘生会有归山咦。- 春天老去时我离开这里(指隐居地),因缘生起时我将回到山上(指终老之地)
诗句: ```plaintext洪鳞每自藏深派,今朝钓得真奇怪。 鼓棹惊波桑田改,三灾坏,恁时方称生涯在。 ``` 译文: ```plaintext 洪亮的鱼鳞总是隐藏在深邃的海域里,今天钓到了一条真正奇特的鱼。 摇动船桨惊动了波浪如同沧海变桑田,那时灾难降临,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 注释: 1. 洪鳞:指大鱼或巨大的鱼群。 2. 藏深派:隐藏在深邃的地方。 3. 钓得真奇怪
酬满上人 不谓无言为妙,面壁何尝不道。 翻思金色头陀,却把刹竿推倒。 注释: 1. 酬满上人:酬谢满上人的诗。满上人是唐代高僧,与惠能、慧寂并称“南宗三圣”之一。 2. 勿谓无言为妙,面壁何尝不道:不要认为不说话是最美妙的,面壁打坐(参悟佛法)难道不是修行么? 3. 翻思金色头陀,却把刹竿推倒:回想起金色般耀眼的禅宗大师达摩,竟然将佛性(即本性)视为可抛弃之物。达摩是禅宗初祖,他来中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