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淳
骊珠未剖价难酬,灼烁寒光映碧流。 罔象未能知去处,更凭子细说端由。 注释:骊珠:即珍珠。比喻贵重的东西。未剖:没有剖开。罔象:传说中的兽名,这里借指不明真相的人。端由:原因和理由。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的《偈二十二首》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写骊珠的珍贵与神秘,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缘分难测的感慨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情
晓风把天空中的云吹散,太阳升上高天景象分。 寂静照见虚无内外,当明一句如何去论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层解读: 第1句:“凛凛严风彻骨寒,扁舟轻泛碧波澜。” 注释: 凛凛(形容风势很大)——指风势强劲; 严风(猛烈的风)——形容风势强烈; 彻骨寒(冷到骨子里)——形容寒意深入骨髓; 扁舟(小船)——指船身窄小的船只; 轻泛(轻轻地漂浮)——形容船儿在水面上轻轻浮动; 碧波澜(清澈的水波)——指清澈的水面上形成的波动。 第2句:“金线直,玉钩端
注释:渔船上的渔父,用青虚作钓竿又作鱼钩,断了的钓线丢在船底下。 随波逐流,任凭波浪翻腾、水流横流,在玉浪中得到了自由。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位渔夫的形象。他用青虚作为钓鱼竿或鱼钩,然后将断掉的钓线丢在船底,任由船只在波浪中漂浮。他跟随波浪,任凭水流翻腾和横流,在玉浪中获得了自由。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个渔夫的形象,表现了他随波逐流的洒脱与自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并理解诗句的大意。解答此题,可借助文下注解来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加以理解分析。 “清风明月秋光半,环禅别我云南归。”意思是: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我们分手时你正从云南返回。“清风明月”是自然景象,“秋光半”说明季节,“环禅”指送别的知客,“云南归”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的深情。 “当堂子母相逢日,妙圆孰敢分离微
诗句释义: 1. 「潦倒渔翁一无解」 - 描述一位生活贫困,无所作为的老者形象。 2. 「苍苍雪鬓知何载」 - 形容老者的发白且年岁已高,难以承担重负。 3. 「短棹轻舟泛沧海」 - 描述老者驾着小船在大海中行驶的场景,强调其行动之自由。 4. 「抛钩在,碧波深处全无阂」 - 表达的是即使抛下钓钩,也感觉不到与世隔绝,仍能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译文: 潦倒的渔翁毫无办法
【注释】 1. 渔父:指隐居在水边的隐士。2. 谁亲:无人亲近,没有知音。3. 翛然(xiāo rán)独对:孤独地面对。4. 妙体:美妙的体态。5. 堂堂:高大威武的样子。6. 不露颜:不露出面容。7. 赏析:此诗描写了隐士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
【注释】 春云不世情:指春天的云彩没有固定的形态,随风飘动。 滋泽兴还普: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 从龙向海飞:像龙一样向着大海飞翔。 散作人间雨:如雨一样降落到人间。 幽洞无门任卷舒:深山中的洞穴没有门户可以关闭,任由云雾在山谷中自由地流动、卷曲。 悠悠莫忘青山父:不要忘了那些养育你的青山之恩。 【赏析】 《送化工》是一首咏物诗。首句“春云不世情”,写春云无拘无束,随处飘荡;次句“滋泽兴还普”
注释:我在四海漂泊没有家,垂丝坐对烟云霭。 水急风和舟行快,严霜降临莲裳,荷叶上的露珠与烟霞相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渔翁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四海无家何拘碍”表达了诗人对四海为家的自由生活的追求;次句“垂丝坐对烟云霭”则展现了诗人静坐钓鱼的闲适之态;第三句“水急风和舟行快”则描绘了乘船航行时的顺风顺水;最后一句“严霜届莲裳,箨笠和烟戴”
【注释】: 锦鳞:五彩斑斓的鱼。 吞饵:吞食食物。 直透龙门:指鱼跃过龙门,比喻中举或得到提升。头角:指人的才气与才华,这里特指人。 为霖方显灵通大:指因天降甘霖而使万物生长繁茂,显出了天地间的神奇。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渔夫、樵夫对五色的锦鳞的喜爱,来表现鱼儿在水中的美丽和自由自在。同时,也借鱼儿跃过龙门,得到赏识的故事,赞美了那些有才学的人,他们因为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