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明辩
【注释】 贞女,指节妇。丈夫,这里指妻子。 不著,没有穿。娘家,妻子的娘家,这里指妻子的娘家人。 分时财,指按旧时风俗,新婚时男方要送聘金或财物。 从何有,何处得到? 奋双拳,用力击打拳头(表示愤怒)。 趁得来,抓住机会(表示抓住时机)。 【赏析】 本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一位贞女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一些妇女对封建礼教的盲目崇拜,以及社会上存在的贫富悬殊和不公现象
【注释】: 颂古十六首 其三:要得他家活计强,竿头须解倒拈枪。这边打鼓那边拍,引得瞿昙笑一场。竿头:竿梢的尖端;倒拈枪:倒拿着枪。“竿头”比喻事物的最上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要想在技艺方面取得高超的成就,就要把技艺练到最上端。这里打鼓,那里拍手,引得释迦牟尼佛笑了。 瞿昙:梵文Ksana的汉语音译,即瞿昙子,指古印度人。佛教徒称释迦牟尼为瞿昙子。 赏析: 《颂古十六首》是宋代词人张抡的作品之一
【注释】 (1)“弓强”二句:指女子在婚嫁时,丈夫要给她系结鸳鸯纽扣,表示夫妻恩爱。御道,皇帝行走的大道。栗棘蓬,指路边生长的荆棘蓬草。这两句是说妻子对婚姻不贞的行为很反感,而丈夫却不知羞耻,反而以“御道那栽栗棘蓬”比喻自己娶得这样的妻子。堪笑,可耻,可笑。香严,指佛教中的香严菩萨。这里用来形容说话多舌的人。老,这里是说年岁大了。 (2)“今年”二句:意思是说今年穷得比去年还要穷。 赏析:
我怀疑千年苍玉精,化为一片秋水骨。 海神欲护护不得,一旦鳌头忽擎出。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写海神无法保护一块石头不被鲸鱼吃掉的情景,来比喻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我疑千年苍玉精”:我怀疑这是千年苍老的玉精啊!苍玉精:指巨大的玉石。 “化为一片秋水骨”:竟然化作一片秋天的流水般的骨骼。 “海神欲护护不得”:海神想要保护它却无能为力。 “一旦鳌头忽擎出”:忽然间
狗子佛性有,毗卢爱饮弥勒酒。 狗子的佛性是有的,因为毗卢遮那喜欢饮用弥勒佛所喝的甘露之水。 狗子佛性无,文殊醉倒普贤扶。 狗子的佛性是无的,因为文殊菩萨喝醉了,需要由普贤菩萨来扶着他回家。 扶到家中全酩酊,胡言汉语骂妻孥。 当他被搀扶回家时,已经酩酊大醉,开始胡言乱语,并且骂起自己的妻子儿女了。 注释:本篇偈颂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佛性与众生的不同。狗子指代狗、马等动物
注释: - 颂古十六首: 古代对诗的一种称呼,通常由若干个诗句组成。 - 其一: 第一首,表示这是第一首诗的第一句。 - 黄金凿: 用黄金制成的雕刻工具。 - 白玉椎: 用白玉制成的槌子。 - 开开混沌窍: 打开混沌的洞穴,象征开启智慧。 - 玄元机: 道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的起源和运行规律。 译文: 黄金凿,白玉椎, 开启混沌,揭示玄元之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在探索自然
【注释】猛虎:凶猛的老虎。摏(pū):用刀刺,这里指用棒槌击打。勘破:识破、看透。大悲院:位于杭州灵隐寺内,是佛教净土宗的道场,也是中国最古的寺院之一。 【赏析】此诗写僧人在寺庙中闲适自在的生活。首句写僧人从老虎口中拾得金印,又从毒蛇头上取得宝珠,都是比喻他的佛学修为高深;二句说他不把佛经当作宝物来钉住自己,而是随时可以取出来阅读;三句写僧人在寺庙里,除了诵经礼佛之外,还有自己的爱好和娱乐
注释:诤,争、辩。五眼,佛家指五种肉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金春色晚,喻指佛教中的智慧。 译文:辩论时,眼睛要争明辨是非,就像春天的景色一样美丽。获得智慧,就能洞察一切,像天眼一样能看到世间万物。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深奥和不可测度。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认为,在辩论或争论中,人们需要具备足够的智慧和洞察力,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注释: 1. 偈八首,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集。 2. 其三,指这首诗的第三句。 3. 十五日已前,即今天的前一天。 4. 少林,地名,位于今中国河南省登封市。 5. 双履,指僧鞋和僧帽,是僧人行走时所穿的鞋子和帽子。 6. 无藏处,意指无处可藏。 7. 十五日已后,即今天的后一天。 8. 桂子,桂花的果实。 9. 天香,指桂花的香气。 10. 和雨露,指桂花被雨水滋润。 赏析:
注释:黄龙的龙头和角从来就与众不同,它不会与现在的时光争夺长短。 在曲折的道路上又返回了哪里?月光明亮地照耀着空荡荡的殿堂。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前两句写龙的非凡,后两句写龙的归隐。首句“黄龙”是喻指皇帝,暗寓对唐玄宗的讽刺。颔联写龙的归来,尾联写龙的归宿。全诗语言凝练,含义隽永,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