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君玉)
竹林图 赏析与诗意解读 1. 疏眉短发开生面,此是嵇公彼是刘 - 注释: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竹林景象,诗人以疏眉短发形容自己,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气质。"此是嵇公彼是刘"则巧妙地将诗人自己与历史上著名的竹林贤士嵇康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2. 竹外斜阳高几许,让他塞马饮春流 - 注释: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竹林图景。“竹外斜阳”意味着竹林之外,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
诗句:天涯云月动飞旌,剑逐龙驹出户腾。 译文:在天涯海角,云和月亮随风摇曳,旌旗随之飘扬;我手持宝剑,追逐着一匹如龙般的骏马,从门户中冲出去。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琦的七言古诗《壮游》中的第二句。诗中“天涯云月动飞旌,剑逐龙驹出户腾”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湖景象。首句“天涯云月动”,以浩瀚的天涯为背景,描绘了天地间浩渺的云和明亮的月光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第二句“剑逐龙驹出户腾”
【注释】 四皓:四位隐士。 飞花未帖然:指梅花飘落时,花枝不随梅花瓣而落下。 静中棋子动机权:指在静坐时,棋局中的棋子会动起来。 在山泉水青天色:指在山林里,水的颜色是青色的,天空的颜色也是青色的。 流出人间不似前:指从人间流出的水,与以前相比,颜色已经变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四皓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清静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风里飞花未帖然”
【注释】 1. 题画屏:题在屏风上的画。 2. 人间舟楫舳衔舻:指人间的船只,船尾连着船头。舳、橹(zhu)都是船的部件。 3. 昼贩鱼盐夜采珠:白天卖鱼买盐,晚上采珠宝。 4. 小家生意少:小户人家的生意不多。 5. 载船秋色过南湖:载着秋天景色的船过了南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人间景象,通过对舟楫和商贾的描述,展现了人间生活的繁荣和热闹。同时
诗句原文: 天寒白屋灶烟迟,儿女灯前夜不嬉。 十日卖薪三日饭,雪中谁诉县官知。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天里,白色的房屋里的炊烟慢慢地升起,家中的人们围坐在灯光下,但孩子们却并不吵闹嬉戏。为了买柴火,他们不得不在十天内卖掉薪柴,仅够吃上三天的食物。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有谁能向县官诉说他们的困苦呢? 注释: - 天寒白屋(形容家境贫寒) - 灶烟迟(炊烟慢慢升起,表现屋内人等待食物的时间) -
【注释】 盛水:指池塘。 阊阖:宫门,即“阙”。 禾(hé):谷物。 黍(shǔ):小米。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苏州的所见所闻,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月夜景色和农夫学种菱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浅显,形象生动,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劳动成果被侵占的愤怒
【注释】 子陵:指东汉的严光,曾为光武帝刘秀的大臣,后隐居在富春(今浙江富阳),垂钓溪水,自称“吾本欲相避,恐前后左右皆不见驱除耳”,后来被刘秀请出山做了谏议大夫。祠:祭祀庙宇。渔竿:指钓鱼用的竹竿。不重:不累。手难持:手拿不稳。来者谁:来的是些什么人?往者谁:过去的是谁?独有:只有。西山:指富春山,位于浙江富阳市境内。孤竹、公:指严光。前殿:指严光曾经住过的官舍。博:同“拨”,“拨”是动词
大雪 千峰雪片大如盂,烂煮羊肪满地垆。 谁肯朱门开一板,野桥西望有僵夫。 注释: 大雪:形容冬天的雪很大,像一片大盂(盛酒的器具)。 烂煮羊肪:把羊肉煮熟了,油水多。 千峰:山很多。 朱门:红色的门。 一板:指门板。 野桥西望:站在野外的桥上向西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大雪,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雪的壮观美丽。诗中通过描绘雪的美丽和人们的冷漠,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解析】 “南寺游 其一”即《南寺游》,是一首七绝。这首诗首句写登高望远,手攀着险峻的栈道,直上青天;二句写惠远法师前身定有缘分,他与自己同属一缘,因而要与他会面;三句写在斜阳照射下,三丈高的石碑上的字迹清晰可见,上面题有太守游寺的年月。 【答案】 译文:攀着险峻的栈道,手攀着险峻的栈道,直上青天。惠远法师的前身定有缘分,他与自己同属一缘,所以他要与他会面。在斜阳照射下
注释:煎茄,用油煎的茄子。滋味,指茄子的口感。惭愧,感到惭愧。三公,指东汉时期的太尉、司徒、司空三人。匕箸,筷子。到得,直到。何曾,三国时期曹魏的大臣。肉食,指有肉吃的日子。雨厨烟屋,形容贫苦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讽刺那些生活奢侈,不顾百姓疾苦的人。诗中以煎茄为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奢侈生活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大,有人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有的却生活在贫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