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光
【注释】 眼穿:盼望已久却迟迟不见。三载:三年。那:哪。童子:年幼的男仆或仆人。膝前:指小儿在大人的膝下。寒暄:寒暄是问候。写就:即写成,写下。意踌躇:内心犹豫不决、不自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平易晓畅,意境深远。 “眼穿三载寸函书”,意思是说作者眼巴巴地等了三年,连一封书信都没有。“眼穿”二字
和百苦吟原韵 其七十五 劣酒 结伴高阳兴不无,形骸桎梏酒肠枯。 故人买得常分饮,一阵酸风透瓦壶。 翻译 与朋友们相聚在阳光明媚的庭院中,兴致勃勃,然而身心却被束缚,使得我酒兴全无。老朋友买来的酒,我们常常一同品尝,那阵风吹过时,仿佛能听到酒壶碰撞的声音,仿佛能感受到酒香弥漫在空气中。 注释 - 劣酒:质量低下的酒。 - 形骸桎梏:指身体的束缚,形容身体被束缚无法自由。 - 常分饮
注释: 临岐无母——站在岔路口没有母亲,指孤独无助;倍伤心——加倍的伤心;针线全疏——针线全都疏松;耐至今——到现在还坚持着;补得冬来春又破——春天来了,却修补了冬天的衣服破了;可怜瘦体不遮襟——可怜的是瘦弱的身体连衣襟都盖不住。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用“临岐无母”来形容自己孤独无助的处境;“针线全疏”则表现了自己生活的艰难
【注释】: 1. 寒风淅沥打床头(淅沥:形容风雨声,如细小的雨滴声)2. 桑土聊为蓬户谋(桑土:桑树的泥土;蓬户:用桑树枝搭建的简陋住所)3. 折就芦帘遮半席(折就:把芦席折起来做成)4. 蝶魂栩栩夜无忧(栩栩:活泼的样子,此处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译文】: 寒风淅沥打在床头,桑树的泥土仅够搭建一个简易的窝棚。我用芦席折成的帘子半掩半露,夜晚蝶儿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没有忧虑。 【赏析】:
诗句原文: 破帽残衫海上方,此中真假费参详。 惟君肘后多仙诀,冷落篱边菊蕊黄。 注释解释: - 破帽残衫海上方:形容诗人身处海边的破旧形象,强调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朴素的形象。 - 此中真假费参详:意指在复杂的世事中辨别真伪需要深入思考和仔细考察。 - 惟君肘后多仙诀:这里的“肘后”暗指医术高超之人,意味着这位医生有着非凡的医术。 - 冷落篱边菊蕊黄: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
注释: 1. 薄浣艰辛诉向谁:薄洗衣物的艰辛,向谁说呢? 2. 怀新去故力难辞:怀念新鲜的事物,离开旧物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推辞。 3. 洗来垢腻汤如漆:洗涤后的污垢油腻,犹如涂了一层像漆一样粘稠的液体。 4. 错认乌盆似墨池:误把洗过的盆子当成墨池(用来浸泡文房四宝的容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洗衣之作,诗人通过对洗衣这一平凡劳作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1. 自笑饥躯汗漫行,只今枵腹向谁争。 -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嘲笑着因为饥饿而身体疲惫地行走,现在肚子空空如也,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向谁去争夺呢? 2. 大烹无福堪消受,隔宿馀粮百味生。 -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的烹饪没有福运来享用,隔夜的剩饭百种味道都产生了。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饥饿时的无奈和困顿,以及他对食物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句释义】: 老性安和粉作粮,蔗霜调得热充肠。 旁人笑问何方物,仿佛胡麻饭味香。 注释:老性指老人的脾性和口味,安和表示平和、温和。粉作为粮食,蔗霜是调味品,调得热充肠是说调配好后可以暖胃。旁人笑问指的是周围的人们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译文】: 老人的脾气平和温和,用面粉做成的食物做主食,蔗霜调和后加热吃。 周围的人都笑问我这是什么东西,它的味道就像胡麻饭一样香甜。 赏析
注释: 尝来药味总成虚,真则无多赝有馀。 尝试品尝药的味道总是虚假的,真实的东西没有多少而赝品却很多。 试向悬壶频盼望,看看愁煞病相如。 试着去挂一个药葫芦频频地盼望,看的时候真是愁坏了病相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总结,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对于疾病的深深思考。诗中通过对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药葫芦,充满了虚假和欺骗。同时
【注释】 箍桶器物皆从破里来:箍桶,一种用竹子或木头做的桶状器物,通常由破木片、竹皮等制成。 竹皮木片有成胎:竹皮木片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各种器物,就像有了胎一样。 一文不吝还堪用:一文不值的东西,却依然有用。 始信人间无弃材:才相信世界上没有无用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世间一切皆有其价值,没有无用之物的诗歌。诗人通过对箍桶器的描绘,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