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
对月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 谁知今夜月,犹是昔时看。 - 注释解读: 1. 雪岭孤松老: 描述的是雪岭上的一棵古老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2. 曹溪滴水寒: 指代的可能是禅宗中的“曹溪”或某处清凉之地,这里的“滴水”暗示着清冷、纯净,可能也象征着佛法的微妙和深邃。 - 译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独自面对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那古老松树与清凉泉水的情景。 -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对诗歌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等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判断,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闹蓝”即浓绿,形容青山的颜色深绿鲜艳,“谁肯急抽身”,意思是说谁能急流勇退;“自古青山隔市尘”,意思为自古以来,青山就远离尘世喧嚣;“落花流水是知津”
注释: 登上南安城的城墙,只见城头朵朵青莲盛开,花朵上散发着阵阵芳香,仿佛弥漫了万户人家的烟雾。身在城中,却无人识得这些莲花,只能从城外寻找它们。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南安城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烟火的超脱。首句"城头瓣瓣涌青莲",描绘了南安城的城墙上,如同盛开的青莲般,朵朵花蕊散发着芬芳,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第二句"花蕊香含万户烟"
【注】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叶斗峰,指五台山的叶斗岩。炎方,南方。经行处,指经过的地方。曳杖,拄着拐杖。独木桥,用一根木头搭成的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五台山的思念之情。首二句写旧居之近,故地之遥。“叶斗”,即叶斗岩,在五台县东南。“雪未消”是说雪还没有化,说明此地冬天寒冷。“别来音信久寥寥”,意思是自从离别以来,音信全无。这里以“叶斗峰头”代指五台山
【注释】 1. 横浦:在今江西横峰县境内,为赣江下游。 2. 南安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唐时曾置南安郡,因以名县。 3. 六六矶:在横浦口东,有石矶如莲花,形似莲花六瓣,故名。 4. 万叠山:指横浦口一带的群山。 5. 梅花岭头:即梅岭,在江西上饶市广丰区东南,是江南著名风景区。 6.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顺流直下,经过横浦口,观赏两岸风光的优美景色。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
【注释】 (1)“渔火”:指渔船上的灯火。 (2)“白”:一作“明”。 (3)“沙鸡”:一种水鸟名。 (4)“清昼喧”:清晨喧闹。 (5)“江空”:即江面空旷无舟行,也暗喻人境。 (6)“掩柴门”:关闭柴门,隐居自甘。 【赏析】 这首七绝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渔人夜归图。首句写渔火在深宵中闪烁;次句写晨间沙鸡的喧嚣;第三句写空旷的江面、无人的岸上;第四句写渔人闭门不出,自甘隐逸。全诗以景衬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译文,将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在译文中找出关键词,进行注释和赏析。 【答案】 (1)春天的树木、云朵都是绿的,江天落日映照出来的红色也格外鲜艳。 译文:春日的树林、云彩都是绿的
【注释】 万峰深处:山势连绵,层峦叠嶂。独跏趺(jié fū):盘腿打坐。历历虚明:指心境清静。一念孤:一意孤行。身似寒空挂明月:像挂在夜空中的月亮,身体虽在寒空中,却能与明月相映照。清影落江湖:身影落在江湖之中,指诗人的身影映入江湖。 【赏析】 首联“万峰深处独跏趺”,是说诗人身处万峰之巅,独自盘腿打坐,这既是对上句“万峰深处”的具体化,也是对下文“一念孤”、“唯馀清影落江湖”的铺垫。
【注释】 滚滚红尘:指尘世纷扰。 走他乡:离家在外。 家山:家乡的山。 空云:天空中的云朵。 夕阳:太阳落山时的余光,也指傍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情的诗。首句写诗人身处异乡,感到世路茫茫,不知何事而走他乡。第二句是说,回头望故乡,只见家山遥远,在夕阳中显得更加渺茫,这进一步加深了思乡之情。第三、四句是写眼前所见,“满目”二字,既写出了“空云”的多,又写出了“带夕阳”的浓
【注释】 百年世事空华里:指人世间的一切功名富贵,都是如梦幻泡影。 一片身心水月间:意指一切名利都如水中月,随波逐流而难以把握。 独许万山深密处:意为只愿在深山之中,远离尘嚣,与大自然为伍。 昼长趺坐掩松关:意思是白天的时候,盘腿坐下,用松树枝叶遮挡住自己。 【赏析】 《诗解》:“此诗写山居者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意境高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