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濂
诗句释义及赏析 频年契阔负琴尊,蓬转天涯岂有根。 注释: - "频年" 表示长时间。 - "契阔" 意为分离、离散。 - "负琴尊" 指携带琴和酒。 - "蓬转天涯" 比喻四处漂泊。 - "岂有根" 表达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 赏析: 诗人表达了因为频繁分离而感到的孤独与无助,琴和酒成为了他在漂泊中的慰藉。"岂有根" 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没有稳定归宿的担忧。 老女蛾眉谁复惜,虚名龙尾更休论。
【诗句释义】 吾师治行古循良,袖有清风鬓有霜。 练职久为当轴重,退闲犹事著书忙。 麋城日暮平芜合,鹤市春深秀麦荒。 近岁吴侬忧不细,那堪挥涕问农桑。 【译文】 我的老师治理国家的方法古而有循良之风,衣袖中带着清风,鬓边飘散着白发;长期担任中枢要职,退隐之后仍然忙碌于著书。 麋城的黄昏时分,田野一片平坦,野草丛生;鹤市的春天深处,秀美麦田荒芜。 吴中人忧虑的事情越来越多,不能不细致地关心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绎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元亭一笑尚依然”。元亭,即元亭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附近。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元亭山上,当年的笑容还仿佛在眼前。这里的“笑”指的是过去的欢乐时光,“依然”则表示这些美好时光仍然历历在目,让人怀念。 我们看到第二句“师弟情深总夙缘”
楚游揖别其五 故人才调擅邹枚,况直征南幕府开。 早见荃蘅开楚泽,新传文藻继兰台。 漫将芳草怨迟暮,别有名山容废材。 独恨黄垆消歇尽,夕阳残笛不胜哀。 注释 1. 故人:指先前的文人雅士或诗人朋友。 2. 才调:才能和才华。 3. 擅:擅长或精通。 4. 邹、枚:均为古代著名文人,此处指代诗人。 5. 征南幕府:古代一种军事或政治机构的名称,这里指诗人被朝廷任命为某地的地方官。 6.
这首诗是邓濂的作品,名为《楚游揖别 其一》。下面将逐句解释其含义: 1. 诗句原文: 茫茫关山挟策行,风尘牢落此余生。 只知白社堪终隐,谁遣青骊更远征。 药饵扶持新病骨,蕙纕郑重故人情。 江南五月梅花落,肠断离亭玉笛声。 2. 词语释义: - 风尘牢落:形容旅途中的艰辛与困苦,使人感到岁月蹉跎,时光流逝。 - 白社:可能指的是隐居的地方或简朴的生活环境,表示一种归隐的愿望。 - 青骊
【注释】 楚游:泛指远离故乡。揖别:拱手行礼告别。“楚游”是作者在湖南任职时的代称。其三:这是第三首诗题,与前两首不同。 【译文】 我孤身一人怎敢抱怨那劳累的劳作?自从离别家乡已经好几个月了。我担心你的熊儿(指儿子)会常常放弃学习,人们怀疑你的儿子还不懂得安贫。 背着包袱漫然挺立显得消瘦憔悴,负着米袋终将认识生活的艰辛。但愿你们能努力奋进,不要因别离而留恋衰老的父母。 【赏析】
【注释】 风流:指才华出众。延陵季:即吴国公子季札,春秋时期吴国著名贵族。四十:四十岁。黑头:古代指四十岁为不惑之年。早岁:年轻时。八代:指从汉至唐的八代诗人。侧身天地今清晏:意思是现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安定。坐领湖山古甬勾:坐着就统领着山水风光。二分明月话扬州:指与扬州的友人共饮。 【译文】 谁可比得上吴福茨这样有才学的人?年纪四十,功名已显。 年轻时的文章超过汉代以来的所有诗人
【注释】: 世事浮云不可论,前游寥落几人存:世事如浮云般变化无常,过去的游历已显得渺茫无踪。 蘼芜重赋生离别,梨枣空怀旧弟昆:用《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来表达因思念而难以自抑的心情,以及对过去兄弟情谊的怀念。 陟屺已成终古恨,登楼犹有未招魂:登上高处已感到无尽的悲伤和遗憾,仍希望能再见到逝去的弟弟。 燕支岭畔多陈迹,待拂苍苔检泪痕
【诗句释义】: 一曲离歌百感增,湘弦初咽指初冰。 鸥心休学李长吉,病臂已同虞永兴。 曾对幽兰题楚畹,漫将片石艳韩陵。 他时燕寝凝香处,定有相思付剡城。 【译文】: 一首别离的歌,让我百感交集,湘水边的琴声刚刚落下,手指便已经结了冰。 不要学习李贺的悲伤,我的手臂也像虞允文一样强健。 曾经对着幽静的兰花题写在楚地的庭院里,随意地把一块石头题写在韩国的陵墓上。 将来我安息的时候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吴福茨的,表达了诗人对吴福茨的赞赏和期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我已风尘懒曳裾,青毡寂寞意何如。 我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想要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2. 囊中岂有匡时策,门外空多问字车。 我口袋里没有治国安民的政策,我的门前只有来问路的人。 3. 飞檄漫夸枚叔笔,荐贤终愧孔融书。 我只是随便夸赞一下枚乘(枚叔)的文采,但荐举贤才我总觉得不如孔融(孔融为东汉末年文学家、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