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才调擅邹枚,况直征南幕府开。
早见荃蘅开楚泽,新传文藻继兰台。
漫将芳草怨迟暮,别有名山容废材。
独恨黄垆消歇尽,夕阳残笛不胜哀。

楚游揖别其五

故人才调擅邹枚,况直征南幕府开。

早见荃蘅开楚泽,新传文藻继兰台。

漫将芳草怨迟暮,别有名山容废材。

独恨黄垆消歇尽,夕阳残笛不胜哀。

注释

  1. 故人:指先前的文人雅士或诗人朋友。
  2. 才调:才能和才华。
  3. :擅长或精通。
  4. 邹、枚:均为古代著名文人,此处指代诗人。
  5. 征南幕府:古代一种军事或政治机构的名称,这里指诗人被朝廷任命为某地的地方官。
  6. 荃蘅:一种香草,常用以象征高洁的品质。
  7. 开楚泽:在楚国境内的水域中生长。
  8. 文藻:文学才思和文章。
  9. 兰台:古代藏书之处,此处指代学问或文化积累。
  10. 漫将:随意地,无目的地。
  11. 芳草:比喻美好的时光。
  12. 怨迟暮:因时光易逝而感到悲愁。
  13. 名山:著名的山岳,这里指代自然美景。
  14. 容废材:被废弃不用的人才。
  15. 黄垆:古地名,此处借指死亡之地。
  16. 消歇尽:消失殆尽。
  17. 夕阳残笛:傍晚时分吹起的笛声,常带有一种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徐霞客《楚游日记》中的第五篇。徐霞客,本名徐弘祖,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多记录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楚游日记》即是他在游览楚国时所作的游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

诗的开篇“故人才调擅邹枚,况直征南幕府开。”首先提及的是作者本人及他的同辈文人邹(明)枚,暗示他们均有着出众的才华和文学造诣,并且特别提到了“征南幕府”这一军事和政治机构,显示出诗人被朝廷重用,担任重要职务。

“早见荃蘅开楚泽,新传文藻继兰台。”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楚国大地的热爱。荃蘅(一种香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楚泽则是楚国广袤的土地,二者结合,既描绘了楚国的自然风光,也隐喻了诗人的高尚人格。接着,“漫将芳草怨迟暮,别有名山容废材。”诗人通过表达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叹,暗喻自己的才能未得以充分利用。最后一句“独恨黄垆消歇尽,夕阳残笛不胜哀。”则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以及因无法实现个人价值而产生的悲伤。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