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
【注释】 禾黍:指庄稼。垄亩:田间的土垄。凉阴卧:在凉爽的树下休息。 安:安逸、安宁。 牡丹:牡丹花,又称富贵花、洛阳花等,是著名的花卉之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田的丰收景象和诗人在田间劳作的愉快感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赞美之情。 首句“禾黍高低垄亩宽”,以禾黍为比喻,形容农田中的田地高低不平,但垄亩却很宽广,表现出了农田的广袤和丰收的景象。 颔联“一春勤苦一秋安”
【注释】 题画二首 其二:诗的第二首,写画中的景致。雨后飞泉下碧湍,长松修竹草堂寒;无人解识高人意,溪上青山独自看。 【赏析】 此为题画诗。前两句写画中之景,后两句抒画外之情。 “雨后”两句,描写画中景物:“一泓清溪从山涧流出,飞溅起一片片白色的水花。”这是一幅典型的山水画面。 “长松”“修竹”两句,是说画上的景致。在茂密的竹林中,苍劲挺拔的松树矗立在那里。 “无人”三句,是说画外的意境
注释:读了文窗女史的箴言,庭院日长春意正浓。游蜂蝶儿翩翩起舞,悠闲地思考着什么?她怎会了解当年那石心的人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阅读文窗女史的箴言后,感慨时光流逝,春意盎然。诗中通过游蜂蝶儿的动作和神态,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叹。诗人通过对游蜂蝶儿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当时人的情感态度的质疑和不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那个时代人们的冷漠态度的不满和失望
“师林十二咏 其十 水壶井” 是元代王行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 - 一泓碧澄甃:“一泓”指的是一潭清澈的水。“碧澄甃”形容水潭的颜色和水质都非常清澈,如同被打磨过的玉石一样。这里的“甃”是一种古代建筑中用于砌墙的材料,这里用来形容水潭的质地和颜色。 - 寒沁玉壶清:“寒沁”表示这水潭的水非常冷,甚至带有一丝寒意。“玉壶清”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清凉的感觉
【注释】 指柏轩:即柏轩。 师林十二咏:师林,在今浙江绍兴,相传为东晋僧人慧理所居。十二咏,指《慧理十二题》。 古柏昼阴阴:指柏木树冠郁郁苍苍。 当轩岁月深:指在轩中岁月长久。 山僧常笑指:指山中老和尚经常指着柏树说。 应解识禅心:应当理解出这柏木是悟道的化身。 【赏析】 这首诗写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作者为诗人陆游的好友、诗论家严羽。严羽曾作《沧浪诗话》,提倡诗歌要“妙悟”
在古代文学中,诗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思。王行所作的《师林十二咏 其九 玉鉴池》正是这样一首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 方池开玉鉴,炯炯湛虚明。 译文:方形池塘打开如同镜子一般清澈,光芒闪烁而明亮如镜。 注释:玉鉴池是古代文人雅士用以自鉴、自照或映物之用的圆形水池或水镜。此处形容池水晶莹剔透,犹如一块玉镜。炯炯意味着光亮且明亮,形容池水清澈见底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倪元镇的,表达了对这位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平生泉石共襟期”,意思是说倪元镇与我有共同的志趣,我们都喜欢山水画。这里的“襟期”指的是我们的志向和情趣,而“泉石”则是山水画中常见的元素。 第二句“身后园林失旧姿”,意味着倪元镇去世后,他的山水画失去了往日的风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哀伤。 第三句“最是令人久相念”
注释: 一曲清湾几曲山,白云红树夕阳间。 高秋剩有登临兴,不惮携琴日往还。 一、二两句写眼前之景。第一句“一曲”即一曲水,指江流曲折;第二句“几曲”,指山峦重叠回环。这两句写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是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图。三、四两句写心中之意。“高秋”即深秋,“剩有”即尚有,“登临兴”即登临赏玩山水时的兴致。此联写诗人因欣赏眼前美景而兴起的游兴。五、六两句点出题意,并照应题目中“题画”二字
注释:在高高的官邸中,我度过了一个良宵,思绪久久不能入睡。我再次披上了葛巾,醉意正浓。我将满腹的林泉之情寄托给了这闲窗,让墨色洒满了半池。 赏析: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过程来描绘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首句“高馆良宵”点出时间地点,写出了诗人在良夜高馆中的闲适心情。第二句“葛巾重著半醺时”,写出了诗人醉酒后的慵懒状态。第三句“都将满抱林泉兴”,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注释】江渚:江河中的沙洲或河岸。 城郭:城墙和城门。天涯:天边。 【赏析】诗人回忆与蔡渔村同游江渚,共赏梅花的情景。当时两人把酒吟诗,兴致很高,如今在尘世中,却只能每见云鸟飞落于天际,而心向往之了。这首诗以“忆”字为线索,从昔到今,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