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芳
【注释】 奉仲脩同知:指唐僖宗时宰相、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兼侍讲奉仲脩。其三,即《咏史》其一。 瀼西:在今重庆市江津区。宋元丰年间(1086—1085),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建中靖国元年(1101),又迁汝州(今河南临汝),最后到惠州(今广东惠阳)。 省中,这里指朝廷。 红药,即芍药,又称洛阳花,古人称牡丹为“国色天香”。 【赏析】
诗句赏析: 1. 诗歌原文: 念汝相从昔未婚,掌珠今见浴金盆。 欲知江左多文献,定许河南两状元。 泼泼鲤鱼供美馔,修修鸑鷟映华轩。 太公七帙俱强健,喜弄樽前四世孙。 2. 关键词注释: - 掌珠:指唐桂芳的妻子。 - 江左: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 文献:这里比喻才华和学问。 - 河南:指唐桂芳的家乡或出生地。 - 两状元:指两位科举中的优秀者。 - 泼泼鲤鱼:形容菜肴丰盛。 - 修修鸑鷟
【注释】 单乐山:山名。在今四川乐山市。 唐律:唐代的诗体,这里指诗歌形式。 某亦僭和:我(作者)也僭越地和韵(即和韵)。 何异:如何,怎么样。 闽中:福建中部,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卧看:躺着看。 青山重复重:青山连绵重叠,层层叠叠。 白浪:白色波浪。 渡口:渡船停靠的地方。 苍松:青翠挺拔的松树。 乡心暗逐:故乡的心情暗中追随。 承平:太平盛世。 风景:风光。 芙蓉:荷花,这里借指家乡。
“送从子之江西” 其三 汝壮身须远,吾衰意转迷。 一门半生死,诸侄又东西。 孺子亭前坐,滕王阁上题。 大江波浩荡,庐阜与天齐。 诗句注释: 1. 汝壮身须远 - 你(指从子)要长大成人必须外出,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2. 吾衰意转迷 - 我年事已高,对世事感到困惑和迷茫。 3. 一门半生死 - 家族中有人或事物处于生与死的交界处,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 4. 诸侄又东西 -
【注释】 啁哳:鸟啼声。骢:马名。秋霜肃:秋天的寒霜。徽山:在今安徽歙县。瘴雨清:南方湿热地区的瘴气和雨水已经散去。乌台:御史台,宋代官署。多病名辞一纸轻:因疾病而告假,被皇帝批准。 【赏析】 《和褚岭》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清晨的景致;颔联写自己到徽州时的情景;颈联写自己到徽州不久,就遭遇了瘴雨和疾疫;尾联写自己因为生病而被迫辞职。整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这首诗是王士禛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写给好友吴用宾的。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王化当今自南北,人才平世恁东西。飞扬士卒辕门卫,号令将军虎帐栖。道路传书新羽檄,家乡华屋旧榱题。幕中二妙如相问,莫说雄谈可下齐。 “王化当今自南北”,意思是说王氏兄弟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遍布天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他们的足迹和影响力。这里的“王”指的是王士禛,他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注释: - 生病后,从南楼看日出时,云彩随着雨水到来。 - 我裹着衣服睡觉,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我沽酒自斟,以助于醉意。 - 陶渊明采菊,钟子期听琴。 - 我们相看,增了情意和志气,怎么能忍心暂时分离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病起思归之作,诗人借与李太守的交往,表现自己对官场生活厌倦,渴望退隐归田的心情。 第一联“病起南楼日,云随雨到时”。诗人在病愈之后,登上南楼眺望天空中的景象
注释: 见说杨家新缔構,数重茅屋出林标。 情怀不是乖时世,踪迹多应避俗嚣。 云尽天边山拥市,雪残溪上水平桥。 折腰懒似陶彭泽,酒熟松花香满瓢。 译文: 听说杨家新建了一座楼阁,数座茅草屋在树林中矗立。 我的心情并不与世俗相悖,常常避开纷扰的喧嚣。 云彩消失在天边的尽头,山峦环绕着城市,雪融化后残留在溪上的小桥。 我像陶渊明那样厌倦了官场,只有松树和梅花的香气弥漫在酒壶中。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符二年(1099年)春所作,时为徐州太守。 近得琶塘使,新诗手自开。 “琶塘”,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县南。《资治通鉴》卷四一九:徽宗政和三年九月,“知越州赵不敏言,杭州有琵琶屿,乃古之妷山也”。苏轼《题西太一宫壁》:“西湖三月事如梦,中有枇杷深闭门。”又《送参寥师》:“欲问西湖路,湖光荡舟影。” 汪洋桃叶渡,摇荡菊花杯。 桃叶渡,在苏州城西南五里。陶潜诗:“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
【注释】 和李太守感怀韵二首:这是作者写给李太守的一首七律诗。李太守,即李光弼。 其一:第一联是说做官一千余日,忧民十二时。意指自己为官一千余天,时时刻刻在忧虑百姓的生活。 “作郡一千日”中的“郡”,指的是古代的州、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在这里,诗人用“郡”字来形容自己的官位,表达了自己作为地方长官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联是说抱着琴归家也美好,头戴露冕出城偏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