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壮身须远,吾衰意转迷。
一门半生死,诸侄又东西。
孺子亭前坐,滕王阁上题。
大江波浩荡,庐阜与天齐。

“送从子之江西” 其三

汝壮身须远,吾衰意转迷。
一门半生死,诸侄又东西。
孺子亭前坐,滕王阁上题。
大江波浩荡,庐阜与天齐。

诗句注释:

  1. 汝壮身须远 - 你(指从子)要长大成人必须外出,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2. 吾衰意转迷 - 我年事已高,对世事感到困惑和迷茫。
  3. 一门半生死 - 家族中有人或事物处于生与死的交界处,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
  4. 诸侄又东西 - 你的侄子们四处奔波,生活多姿多彩但也充满挑战。
  5. 孺子亭前坐 - 年轻的孩子在孺子亭前坐着,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和活力。
  6. 滕王阁上题 - 在滕王阁上题诗,反映了你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7. 大江波浩荡 - 大江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如同生命的力量。
  8. 庐阜与天齐 - 庐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寓意着无限可能。

译文:

汝须长大离我远行,
我年迈却迷失于世途。
家族中有人生死未卜,
侄子们东奔西走不停歇。
年轻人在孺子亭前静坐,
在滕王阁上挥毫泼墨。
大江波涛汹涌澎湃,
庐山之巅与天空相接。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贯休的作品《送从子之江西》中的第三首,也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人通过对从子远行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从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全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充满了哲理性。

诗人通过“汝须长大离我远”表达了对从子的深深牵挂和期望。这不仅是对从子个人成长的期待,更是对从子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肯定和鼓励。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关怀之情,也展示了他对从子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人通过“吾衰意转迷”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迷茫。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年迈和衰老,更是为了从子的未来担忧。这种情感使得诗作更加深沉和感人。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接受。

诗人通过对家族中生死未卜的描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这种表达不仅增加了诗作的情感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思。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诗人通过对从子在孺子亭前静坐以及在滕王阁上的题诗描述,展现了从子的精神风貌和才华横溢。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从子的才华和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从子的期望和鼓励。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作更加生动和感人,也让人看到了从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从子的情感和祝福,更引发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入思考和感悟。它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