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芳
【注释】 和李太守感怀韵二首:这是作者写给李太守的一首七律诗。李太守,即李光弼。 其一:第一联是说做官一千余日,忧民十二时。意指自己为官一千余天,时时刻刻在忧虑百姓的生活。 “作郡一千日”中的“郡”,指的是古代的州、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在这里,诗人用“郡”字来形容自己的官位,表达了自己作为地方长官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联是说抱着琴归家也美好,头戴露冕出城偏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严亲:指母亲。八帙:八秩,八十岁。治世:太平盛世。乱离:战乱。身后:死后。三尺墓:坟墓。集中:集子。绿筠轩:即翠竹轩,诗人的别墅。小花:小草。槿作篱:用木槿篱笆。渺何许:渺茫何处。长费梦魂思:常常在梦中想念她,魂牵梦萦。 【译文】 母亲年已高迈白发苍苍,太平盛世从没经历过兵荒马乱。 母亲去世以后还留有坟墓三尺高,母亲的诗集却已经散失了一百篇诗稿。 翠竹轩中只有小草当床铺
诗句释义: 1. 放棹三江口,辞家五岭东。 - “放棹”意为放船,“三江口”可能指的是长江入海口的地方,如浔阳江、钱塘江等,也可能特指某个具体地点,这里取前者含义。 - “辞家”意即离别家乡,“五岭”通常指的是广东的五条山脉,包括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 2. 残年千里别,何日一尊同。 - “残年”指晚年或剩余的时间,“千里别”描述分别时的距离遥远
【注释】虞盗:指盗贼。方:正在。朝端:朝廷。正:正直。渴贤:渴求贤人。鼓金声震地,旌节影连天:形容军威赫赫,声势浩大。 战北:指与北方的敌军作战。多人醢(hǎi):很多人被剁成肉酱。醢,古代一种用鱼肉等腌制而成的食品。时艰:时局艰难。乏海鲜:缺乏海产品。将军:对将军的尊称。闻号令:听到战斗的命令。警急:警戒紧急。要:等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唐玄宗时期写的一首咏边塞诗。当时作者任殿中监
老去思乡里,何时拜墓田。 山深云气走,水落石头圆。 异世惭先德,同宗觉汝贤。 好将苏氏谱,一一向人传。 注释翻译: - 老去思乡里,何时拜墓田。岁月渐长,思念家乡的情绪愈发强烈;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亲自拜祭先人的墓地。 - 山深云气走,水落石头圆。群山之中,云雾缭绕,仿佛在流动;清澈的水退去后,露出的石头形状完整无缺。 - 异世惭先德,同宗觉汝贤。虽然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仍然感到惭愧
注释: 犹忆儿童日,摊书尔独能。 翻怜双白鬓,空负一青灯。 对酒他乡客,将诗何处僧。 别离今老大,风雨暗溪藤。 译文: 还记得童年的日子,你独自在书桌前读书。 如今看到你满头白发,却只能空守着一盏青灯。 对着美酒的他乡游子,吟诵着我写的那些诗篇。 离别让我变得苍老,风雨中我看着溪边的藤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他的侄子去江西,怀念儿时的往事,表达自己对侄儿的深深眷恋之情。首句回忆昔日
注释如下: - 求仙登上界:追求长生不老,登上仙界的高远境界。 - 喝佛遍丛林:在佛教的丛林中畅饮佛法。 - 座上逡巡酒:在宴会上随意饮酒。 - 窝中快活吟:在隐居的地方快乐地吟诗作赋。 - 曾传丹化米:传说通过炼丹可以变成神仙,用“丹”来比喻神仙。 - 政用铁成金:用“铁”来比喻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成就非凡事业。 - 卜筑南山道:选择在南山下建立自己的隐居之所,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 赏析:
【注释】 佯狂:假装疯狂。董隐士:指董仲潜,字休昭,号南岳,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御史中丞、京兆尹等职。学道:学习道教。高流:高尚的志向。燕山月:即北燕山之景,泛指边地。练水秋:即练水之秋色,泛指北方。金丹炉里伏:在炼丹时被收伏。箬笠画中求:用箬笠遮体,像画中的仙人一样生活。末俗:末代的风俗。众口咻:大家纷纷非议。 【赏析】
怀鲜于必仁 其四 月皎俄如昼,山凉总是秋。 唐衢虽善哭,宋玉只供愁。 薄俗无青眼,流年已白头。 萧条昧生理,一恁拙于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鲜于必仁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景起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第一句“月皎俄如昼”,诗人用“皎”来形容月光明亮,“俄如昼”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诗句: 栽松结茆屋,屋小客频来。 译文: 在小茅屋旁种上松树,虽然小屋狭小但客人总是频繁来访。 赏析: 此诗是唐桂芳为族侄李士宜归严田而作的送别之作。首句“栽松结茆屋”,描绘了一幅朴素而又自然的画面,松树和茅屋的结合,既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李士宜归田的生活态度。接着以“屋小客频来”作为过渡,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李士宜之间的关系以及李士宜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