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注释】 山行至桐川会周山长:诗人从山中行走,来到桐川会见了当地的一位姓周的山长。 遥望长松何处是:远望着那棵长着松树的地方在哪里? 深山犹认旧川原:深山中仍能辨认出那片旧时的水土。 行程客厌阑干路:旅途之中,我厌倦了栏杆边的小路。 生事农忙碌碡村:农民们忙于耕种,忙碌于田间的石碾。 若个峰边云出没:什么时候山峰边云雾缭绕,变幻莫测。 丛生树外月黄昏:树丛里,月亮已到了黄昏时分。 武昌诗客欣相会
诗句翻译: 五月二十四日游平山庵客怀豁然用前韵呈周济川叶诚中 在一庵里,潇洒的何年所建?靠近青山,也靠近原野。 群木丛中留下古墓,小轩明亮处可见孤村。 灶边烧落叶,茶烟湿了,门掩苍云竹,夕阳昏昏。 羡慕你主人与客人没有事,晚凉时分,堂上摆满美酒。 赏析: 这首《夏日游庵》是一首描绘夏日游玩之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平山庵周围的景色。整首诗以“一庵潇洒何年构”为引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诗句注释和整体赏析。 诗句释义 1. 胜地何因得再游: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再次游览这个胜地的渴望。"胜地"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何因”则是在问为何能够再次来到这里。 2. 石阑干外看飞流:描述了站在石栏杆外观赏瀑布的场景,"石阑干"是石头做的栏杆,"飞流"则是指瀑布水流急速的样子。 3. 青江树老霜华冷:"青江"可能指的是山间的溪流或者小河
注释: 远水粼粼生浅洲,溪风吹月上城头。 在远处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映衬着小洲;夜风轻轻吹拂,将明亮的月亮吹上了城墙。 军中檛鼓春营宴,马上观灯夜市游。 军队中擂响战鼓,举行盛大的春日营宴;骑马游览夜市,欣赏灯火辉煌。 谁向昆仑重斫寨,独怀乡国谩登楼。 谁人曾向昆仑山砍伐营寨?我只能独自怀念我的故乡,却徒劳无功地登上高楼。 凋零人物都非旧,赖有梅花慰客愁。 所有的景物都已不再如旧时般美好
解析 1 诗句分析与关键词注释 - 一别冯君今十载,重来犹带旧行囊。 - “一别”:第一次离别。 - “今日”:现在。 - “十年”:长时间。 - “重来”:再次回来。 - “行囊”:旅行用的包。 - 空窗灸艾消沈疾,新卷编蒲写秘方。 - “空窗”:没有病人。 - “灸艾”:古代一种通过燃烧草药的热力刺激穴位的治疗方式。 - “沈疾”:严重的疾病。 - “新卷”:新的一卷。 - “编蒲”
【注释】 次韵:应他人之请而作的诗词,即和诗。郡中:指友人所在的郡城。故人:旧友。相会问平安:见面问候。十年牢落谋家苦:指作者因战乱失去家园,生活困顿。四海乱离行路难:指国家动荡不安,到处是战争,行走艰难。旅馆:客店。青灯:点着青色灯草的油灯。宵雨暗:夜晚下着小雨。战楼:指烽火台。画角:指古代战争中吹起的号角声。豪华:指过去的繁华。谁能说:谁又能说得清呢?浩叹:大声叹息。 【赏析】
秋日故人来野堂,生涯彼此一书囊。 投闲已著归田录,餋老还求种树方。 谩有篇诗酬逸兴,可无尊酒沃愁肠。 白头乱后俱强健,却似黄花独耐霜。 注释:秋天的时候,老朋友来访野堂上,我们的人生和书袋里的经卷一样。我辞官隐居,写下了《归田录》;而年迈时,又寻求种树的方法来养生。我有诗歌来酬谢我的逸兴,但也需要一杯美酒来消解心中的忧愁。虽然白发凌乱,但我们都身体强健,就像那独自在寒霜中开放的菊花一样。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思路,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比对。本题要求学生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给出注释及赏析,这是基础题,考生要注意对全诗的理解与分析,同时注意关键词的提示。 第一联“今春曾作此岩游,花落山空水自流”的意思是:今年春天我曾在此游玩过,花开过后,山也空了,水也在流淌。“游”“空”“水自流”
【注释】 “次韵郑训导”:郑训导,即郑谷;次韵,应和他人的诗作。 “幽人”:隐居的人,诗人自称。 “渡头沙”:渡口的沙滩。 “闲云”:指游山时看到的飘浮的白云。 “投老山中”:指年老退休在山中。 “煮石”:炼丹术的一种方法,用火加热石头以提取药性。 “寻仙海上未乘槎”(槎:竹制的筏子,古人认为海中有仙岛,乘槎可到。) “尊倾绿酒酬彭泽”:指饮美酒,以彭泽自喻(彭泽县令陶潜曾作《责子诗》说
【注释】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画戟(qǐ):古代仪仗中的兵器,即戟。卫严:守卫森严。瓯越:今浙江、福建一带。绝吏渔:指官吏不扰民。身佩龙泉:指身佩宝剑。龙泉: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铸。豹略:指《汉书·艺文志》中“兵家”类所载兵书的概称。部列:部署。平沙幕:指军帐。下泽车:指战车。自怜尔雅注虫鱼:自怜于《尔雅》一书中对昆虫、鱼类进行注释。尔雅:古书名,《十三经注疏》之一。《汉志》有《尔雅》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