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画戟卫严居,瓯越民安绝吏渔。
身佩龙泉三尺剑,家传豹略一编书。
且须部列平沙幕,未许闲乘下泽车。
白发小儒瞻望久,自怜尔雅注虫鱼。
【注释】
朱门:指富贵人家的大门。画戟(qǐ):古代仪仗中的兵器,即戟。卫严:守卫森严。瓯越:今浙江、福建一带。绝吏渔:指官吏不扰民。身佩龙泉:指身佩宝剑。龙泉: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国铸。豹略:指《汉书·艺文志》中“兵家”类所载兵书的概称。部列:部署。平沙幕:指军帐。下泽车:指战车。自怜尔雅注虫鱼:自怜于《尔雅》一书中对昆虫、鱼类进行注释。尔雅:古书名,《十三经注疏》之一。《汉志》有《尔雅》十卷。注:注释,这里指注解《尔雅》。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诏之作,诗人奉命作诗,以歌颂胡公的政绩。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层意思。前两句写胡公居处豪华,百姓安宁;后两句写自己虽身佩宝剑,但不敢乘战车出行,而只能以布衣身份瞻仰他。最后两句说自己自怜有志而不能施展,只好在书中注释昆虫、鱼类,抒发了作者的苦闷和抑郁之情。
首联写胡公居处之富丽,百姓安居乐业。“朱门”,大门,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门户。“画戟”,古代仪仗所用的武器,用戟作装饰的门,形容门庭华贵。“严居”,守卫森严的住处。“瓯越”,泛指江南地区,因瓯江在浙江境内,越山在福建境内,两水合流之处,故称。“民安”,老百姓安定无战事。“绝吏渔”,指没有官役来打鱼,说明地方太平。
颔联写自己虽身佩宝剑,但不敢乘战车出行,而只能以布衣身份瞻仰胡公。“身佩”,身佩带。此处指佩戴好剑。“龙泉”,剑名,传说春秋时期吴国的干将、莫邪夫妇铸剑时,其妻为其淬七龙泉而名。“三尺剑”,剑的长度,古代以剑长三寸为三尺。“豹略”,兵书的总称。据陆机《辨亡论》记载:“夫豹韬者,武侯之略也。”这里借代《汉书·艺文志》中的“兵家”类著作。“一编书”,指一部兵书。“部列”,部署兵力。“平沙幕”,指军帐设在沙滩上。“下泽车”,指战车。“下泽”,指沼泽之地,这里泛指水网地带或沼泽地带,不宜战车通行。“须”、“未”都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要”、“不要”。
颈联写自己虽然身佩宝剑,但却不敢乘车出行,而只能以布衣身份前往胡公的府邸。“须”、“未”都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要”、“不要”。这是说,虽然身佩宝剑,但因为地势险恶,不利于行车,所以只能步行前往。
尾联写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只能在书本中为百姓解疑释惑。“白发小儒”,自称年老的读书人。“自怜”,自叹,表示自感惭愧。“尔雅”,指《尔雅》,是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之一。“注”,注解、解说的意思。“虫鱼”,指书中的内容。这里指《尔雅》中的有关昆虫和鱼类的部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胡公政绩的赞美和对自身才能未能施展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