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诗句原文: 曾题诗句在名山, 感慨重来倚石阑。 三十年馀僧自老, 空留池水照心寒。 注释解释: - 曾题诗句在名山:曾经在著名的山峰上题诗。 - 感慨重来倚石阑:再次来到这个景点,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 - 三十年馀僧自老: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僧人。 - 空留池水照心寒:只留下池塘的水和冷清的月光照耀着我的内心。 赏析:
【注释】 绿猗亭:作者为亭命名。绿猗,绿色猗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亭,建筑小道旁或园中供人休息和游息的地方。 种德:指种植树木来积德。 啸歌:放声高歌。 摇落:凋零、衰落之意。 千云碧:千峰万岭的绿色,形容景色秀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亭上所写,表达了自己对亭子的喜爱之情。首联“世间儿女花,红紫衒颜色”,意思是说,世间的花朵都是用红和紫的颜色来炫耀自己,但是作者却喜欢这棵绿色的树木
【注释】 出■:从城郭中出去。■,指郊外。 墟里:村落。 林陆:山林。 活水:流动的河流。 疏花:疏落的花。 修竹:长而笔直的竹子。 地胜:土地肥沃,风景优美的地方。桃源:传说中的美好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首句写久居城市感到无聊,便走出城郭到郊外去游览;第二句写城外景色清新宜人;第三句写夕阳映照在树林和田野上;第四句是说小溪中的水很清澈,浅沙上的花稀疏而有香味
【注释】 深巷:指幽僻的院落。沈沈:深邃的样子。一区林屋:指庭院中林木茂盛,宛如山林。自清宽:自己清静宽舒。业多:指所从事的事业繁多繁重。身为患:身受其累为害。虑遣:忧虑消散。心可安:心可平静。 【赏析】 这首酬答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徐子苍是苏轼的朋友,也是当时有名的学者。这首诗是徐子苍以诗问候苏子的近况,并请他作诗以答。苏轼对朋友的热情关怀十分感激,便写了这首诗来回答。
【注释】 蟾峰: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镇:镇守、镇守着。 嵯峨:高耸、高耸的样子。 霁(jì):雨后天晴。 快睹:快速看到。 多:明亮。 【赏析】 “湖上蟾峰镇碧波”句,写湖上的蟾峰镇守着波涛汹涌的碧波。这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比喻成一位镇守者,写出了湖面月色之清澄明净,也写出了月亮对湖水的映照,使得湖水更显其清澈。 “万家高倚石嵯峨”句,写月亮高高地挂在万家之上,石头像山峰一样屹立在那里
兹岩何穹窿,屹立亘终古。 兹岩:这里指的山。何穹窿:多么高耸、广阔。 屹立:耸立。亘:横贯,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终古:永远。 崖厂削剑痕,石髓滴山雨。 崖厂:山峰上像刀削一样锐利的岩石。 石髓:石头中的树脂。 滴山雨:形容雨水落在岩石上的声响就像在滴答作响。 天开一罅峡,风响答人语。 天开一隙:形容山间的空隙就像大自然打开一个缺口。 风响答人语:风吹过山谷的声音就像是回答人的说话声。
江上数峰凝紫烟,江头一水碧于天。 月华明处秋空阔,疑有缑山驾鹤仙。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首句“江上数峰凝紫烟”:描绘的是一幅江边山峰若隐若现,如同紫色烟雾缭绕的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这里的“数峰”可能指的是远处的几座山峰,它们被笼罩在一片紫烟之中,仿佛是仙境中的景色,给人以无限遐想。 2. 次句“江头一水碧于天”:通过对比“碧”与“天”
岁月已云暮,霜降林壑清。 吟轩忽我过,乐此欢宴并。 春容接晤语,豁达倾真情。 汲泉煮山茗,冻绠引孤瓶。 注释: - 岁月已云暮:岁月已经接近黄昏,暮色苍茫。 - 霜降林壑清:霜降降临,树林山谷显得清澈明净。 - 吟轩忽我过:突然有客人经过我的书房。 - 乐此欢宴并:在这里享受欢乐的宴会。 - 春容接晤语:春天的气息迎面而来,亲切地交谈。 - 豁达倾真情:敞开胸怀,真诚待人。 - 汲泉煮山茗
诗句释义 1 "夜起":诗的开头。 2. "县斋静夜秋风起":"县斋"指的是一个书房或书室,通常在古代文人雅士中用以修身养性之地;"静夜"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环境。“秋风起”意味着夜晚的微风吹拂着树叶,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 3. "落叶萧萧扑窗纸":随着秋风的吹拂,树叶纷纷落下,声音沙沙作响。这些落叶落在窗户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4. "酒醒疑是山雨来":这句表达了诗人从醉梦中醒来时
这是一首写肺病患者对故人的思念之作。 径竹猗猗绿似云,满阶凉影石苔新。 【注释】径竹:门前的竹子。猗猗:形容枝叶繁茂。绿似云:绿得好像天边的云彩。凉影:清凉的影子。石苔:石头上的苔藓。 【译文】门前的竹子郁郁葱葱,满地都是清凉的影子和石头上的新绿色苔。 故人远寄相思句,应念山中老病身。 【注释】故人:老朋友。相思句:寄托了作者的深情的话语。应念:应当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