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镒
【注释】 1. 叶学录:人名,生平不详。 2. 故人不可见:旧友已去世,不能见面了。 3. 一梦遽登仙:指诗人梦见故友升仙而去,而自己却已离世。 4. 宅废兵戈际:故宅被战火毁坏。 5. 池荒草树边:故居的池塘已经荒废,草木杂生。 6. 诸生:同“儒生”,泛指读书人。 7. 孤子守青毡:诗人自称孤身一人,守护着那片青毡。 8. 寂寞蟾峰下:在月色下感到孤单和凄凉。 9. 伤情夜雨悬
【赏析】 这是诗人在青田任主簿时所作。《新唐书》本传载:“丁酉,除主簿。”此诗即是作者赴任途中,于武陵对月有感而写。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 首句起得突兀,直抒其“省除”之喜。第二句写明月相将满,照人归兴长。诗人由喜转悲,因为此时他已离家在外。第三句写月光如水,疑是夜未明。第四句以孤影自喻,表达了一种孤独凄凉之情。第五句点出主题,用芳醪(美酒)作比喻,说明自己虽无锦瑟相伴,但依然可以弹奏琴音
【注释】 1. 西峰清净地:指西峰寺。西峰寺是一处清净的地方。 2. 塔下有僧居:西峰寺的塔下面有僧人居住。 3. 曾见宝花座:指在西峰寺曾经看到供奉着的佛像,这些佛像被称作“宝花座”。 4. 多留贝叶书:指在西峰寺中留下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这些经典被称作“贝叶书”。 5. 禅师能伏虎:指一位和尚能够降服老虎。 6. 长者解观鱼:指一位老人懂得观赏鱼。 7. 来此求无相:指来到这里寻求佛道
诗句释义: 1. 携诗访禅老 - "携"意为携带,"访"表示拜访,"禅老"指修行禅宗的老和尚。 2. 地僻景途幽 - 地僻表示地方偏僻,景途表示风景道路,幽表示安静、幽静。 3. 红叶千林晚 - 红叶指秋天的树叶变红,千林表示很多树林,晚表示傍晚时分。 4. 黄花一径秋 - 黄花指金黄色的菊花,一径表示一条小路,秋表示秋天。 5. 崖云低屋角 - 崖云指山崖上的云雾,低表示低垂
旅怀 风雪岁将晚,客行犹未休。 山前沽浊酒,江上发孤舟。 杳杳飞云远,栖栖去雁愁。 归欤是何日,生理在林丘。 注释:岁月将晚,风雪交加;旅途未息,仍要继续前行。山前卖着浑浊的酒,江上驾着孤独的小舟。天空中遥远的云雾渐渐散开,归途中的鸟儿也显得有些忧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但我知道我的生计应该在那山林和水边。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于贞元十五年(799)春天从长安回洛阳后所创作的
【注释】 1. 客:客人。 2. 衡茅:指简陋的居所。 3. 晴暾(tun):晴天的阳光。 4. 径花:指路边的野花。 5. 市远盘(pán)无馔(zhuàn):集市很远,没有准备菜肴招待客人。 6. 醇(chún)酿:指美酒。 7. 蔬笋(shūsǔn):蔬菜和竹笋。 8. 情真:真诚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表达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赞美的诗。 首句“客至衡茅下”
【注释】 次韵村居——这是作者的即兴之作,应是作者与当地村民的交往之作。龙钟七十翁——形容老人步履蹒跚,精神不振。雉雊(zì zhòu)来牟熟——雉鸟鸣叫,预示庄稼成熟;牟为地名,此处指庄稼地。蚕登桑柘空——蚕已到收获季节而桑树却空无一叶,比喻农民辛勤劳作却收成甚少。时平人意乐,邀我一尊同——时世太平,人们的心情愉悦,请我一起饮酒畅饮。一尊——一杯酒。 【译文】 寂寞三家市,龙钟七十翁。
林亭小酌 林中小亭多晚趣,尊酒畅饮写清欢。 山近云侵座,溪虚月满阑。 张琴深竹润,拂石古苔寒。 自足成吾隐,逍遥寄鹖冠。 译文: 在林中的小亭子里喝着美酒,享受着悠闲的生活,写下了清闲的欢乐。 山峦接近,云雾缭绕在亭子周围,仿佛侵扰到座位上,溪流清澈,月光洒满栏杆。 弹奏琴声深沉的竹林,拂过石头上的苔藓,感到寒冷。 自己满足,成为我的隐士,自由自在地过着逍遥生活,寄托在我的鹖冠上。 赏析:
次韵晚步 闭门春欲尽,偶出惬幽寻。 桑叶人家晚,桃花涧底深。 看云闲倚石,听瀑懒携琴。 萧瑟青林下,岚霏满一襟。 译文: 关门后春天即将结束,偶尔出门来满足一下对自然的探寻。 傍晚时分桑树的叶子泛着微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桃花盛开的山涧显得深邃而神秘。 悠闲地倚靠着石头欣赏飘渺的白云,听着水流声懒洋洋地携带我的心情。 在苍翠的林荫下感受秋天的到来,细雨轻拂,带着凉意。 注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解: 1. 偶然来访隐: - 偶然来访:表示诗人是偶然来到这个隐者的地方,可能是出于好奇或者是为了求教。 - 隐:指隐居的生活,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2. 山崦有幽居: - 山崦:指的是山中隐蔽的地方,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幽居:指一个安静、隐秘的住所,可能是诗人向往的地方。 3. 日下看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