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锡
这首诗的原文是: 砥柱中流障北溟,海门对势两峰青。 鹤归幽窦玄烟冷,龙卷□江树石腥。 为尔欲招莲社侣,嗟余久负草堂灵。 坡翁纶老之何处?西日荒寒照野亭。 下面逐句解释: 1. “砥柱中流障北溟,海门对势两峰青。” - 砥柱:指位于黄河北岸的三门山(即现在的秦皇岛市燕山),因地势险峻而得名。 - 中流:河流的中心部分。 - 障北溟:挡住了北方的海域(渤海)。 - 海门:是指黄河入海口的地方
【诗句注释】 1. 疏雨洒荷气,微凉生柳阴:稀疏的春雨洒落在荷叶上,带来清新的气息,微风轻轻吹过柳树的树荫。 2. 闲亭不受暑,坐占清湖心:在静谧的亭子中享受夏日的清凉,悠然地坐在湖心,欣赏着湖面上的景色。 3. 无客且罢棋,有风宜披襟:没有客人,可以停下手中的棋子,感受微风拂过衣襟的舒适感。 4. 向来行路错,足底黄埃深:一直以来,我都在错误的道路上徘徊,脚下的泥土被踩得深深的。 5.
【注释】 1、赵千里:指唐代诗人赵嘏。 2、生鹅:即鹅,一种水鸟。 3、王孙:指贵族子弟或高门子弟。 4、翰墨仙:指以文辞为武器,有才学的人。 5、丹青:指绘画。 6、幽人:指隐居的人。 7、艇子:小舟。 8、舣(yǐ):停船靠岸。 9、“何当”二句:何当:什么时候。著:穿,戴。幽人: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五律诗,写的是夏日的一个场景。 首联“鸲鹆喧柳阴,生鹅乐清泚”
元晖山 灌木荫沧洲,闲云叠层巘。 茅茨在咫尺,径路浑莫辨。 王家玉印章,翰墨屹冠冕。 怅望海岳庵,禾黍西风转。 译文: 灌木丛中的苍洲上,悠闲的云彩层层叠起。 茅草屋顶近在咫尺,小路蜿蜒难辨。 王家的玉印章,字迹如翰墨般挺立。 我怅然地望着海岳庵,禾黍在西风吹拂下转过。 注释: 1. 灌木荫沧洲:茂密的灌木丛覆盖着苍凉的洲地。 2. 闲云叠层巘:悠闲飘浮的云彩层层叠起,形成山峰。 3.
下隍朱氏竹山图 注释:凤台:指汉末刘秀所筑的土丘,又称土龙城。东南:指南方向。 宴坐:悠闲自在地坐着。何从容:怎么这么从容不迫。 乾坤:天地、宇宙之意。清气:清新之气。不可遏:无法阻止。 箨(tuò)龙:笋壳上的尖尖角。 萧爽:高洁清逸。 日应长:太阳应当更加灿烂。 我欲驱车访此君:我要驾车去访问这位隐士。 只恐山灵杜来往:只怕山里的神灵不允许我来拜访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诗
【解析】 “宿焦山上方”意思是:住宿在焦山上的茅草屋。杨子江,即今长江,在江苏镇江附近。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共有二十七个字,结构严谨,音律和谐。 第一句“杨子江头风浪平”,“杨子江”,指长江。“平”,平静。这句的意思是:站在杨子江边,只见江风习习,江面波平浪静。这两句描写了江上的景色和诗人当时的心境。 第二句“焦山寺里晚钟鸣”。“焦山”,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龚翠岩天马图。 第一句“髯龚画马师曹霸”,写画马者为龚翠岩。 第二句“相见开元天宝年”。开元年间,唐玄宗好仙术,曾命高僧在骊山为玄宗画《降生图》。又命曹霸画《职贡图》,这是唐代最有名的两幅马画之一。《降生图》描绘了唐玄宗的诞生和即位的情景,而《职贡图》则是表现西域各国向大唐朝贡的情形。《职贡图》中的马形象,与曹霸、张萱所画的天宝年间的名马,一脉相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元日登北固望金焦二山”,然后根据诗歌内容和关键词语来作答。具体到这道题,第一句写弟兄三人共居三间房子,突出其简陋;第二句写登上北固山,看到江水拍堤、雪融春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句“新年且醉一杯酒”写在新年之际,兄弟三人举杯畅饮,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第四句“胜地同消半日闲”写在美景中游玩
注释: 1. 为厌繁华爱好山:意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喜欢山林的清静。 2. 幽栖赢得此身闲:在山林中隐居,得到了身心的宁静。 3. 生平已足林泉兴:我的一生已经足够满足于在山林中度过。 4. 留取高名满世间:我希望能留下高尚的名声在世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和在山林中隐居生活的幸福感受。诗人通过“为厌繁华爱好山”、“幽栖赢得此身闲”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逐句释义”,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必须逐句进行解释,并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比如“晚风”“索索”“香满庭”等都是需要重点翻译的。同时还要注意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最后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情感的理解。 【答案】 译文: 夜幕降临,微风习习,酒意未消,我正端坐饮酒。此时,山中岩石上盛开着香气浓郁的桂花,芬芳扑鼻。我放下书卷,不读书也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