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
【注】白云:山名。明仙、黑道人:隐士。晋溪: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县北。 白云上石瓮至明仙与黑道人饮 从白云上石瓮到明仙和黑道人饮酒 此诗描写了诗人游历山水时所遇见的隐士明仙,以及他们饮酒作乐的情景。首句点出地点,二句写隐士居处的幽静,三句写出隐士不喜尘嚣,四句写隐者之孤高,五句写山中景致,六句写隐者的闲适。最后两句写隐者与诗人畅饮尽欢。全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深山的清高隐士形象。 译文: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协曲》。双调,六十一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有前段、后段之分,前后段各十一句,共二十一句。 青:指水波的碧绿。 沙暖:沙子温暖。 轻衫短帽垂杨里:穿着轻薄的衣服,戴着帽子的人在杨柳树下。 楚酒:楚国美酒。 挥彩笔:即挥毫。 倒银瓶:倾倒银色的瓶子,这里指饮酒作乐。 花枝照眼:形容花朵盛开时,枝叶繁多,色彩艳丽,像花朵一样照人眼睛。 句还成
来远驿雪夕 江上东风冷不禁,晚云翻手弄晴阴。春来天气不全好,夜久雪花如许深。 暖老正思燕地玉,辟寒谁有魏台金。空斋寂莫青绫被,学得东山拥鼻吟。 注释:江上:指作者所在地的江边。东风:春风。不禁:禁不住。晚云:傍晚的云层。翻手:形容晚云变幻无常。弄晴阴:指云层变换,时而晴朗,时而阴晦。春来:春天来临。天气:气候。不好:不舒适。夜久:夜长。雪花:下雪。如许:如此。暖老:暖和老人。思:思考。燕地玉
【注释】 ①云兴馆:位于江宁县东北,是南京的古名胜区。晓起:早晨起来。②双旌:古代官员的车饰,用两根旗杆竖立,故称双旌。③高峰绝可人:指山高耸直入云端,不可攀援。千树玉璘珣:形容山间树木繁多,犹如玉石和珠宝一般璀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南京云兴馆附近的山水美景,以及作者早起观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首句以“双旌”点明地点,即南京云兴馆。次句写远望对面高峰,令人心旷神怡。三
【注释】谒:拜谒,指参拜 老奸:老年狡诈的人。操:掌握,控制。鼎足均:三足鼎立。古代分国为三,故以鼎喻国。 柔桑:柔弱的桑树,这里指吴国的后主孙皓。羽葆:古代帝王车驾前后所插之羽饰。此处指代孙权。龙鳞:指古庙中雕刻的龙形装饰。典午:指三国时期的吴、蜀、魏。 【赏析】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首联写孙权是英雄豪杰,却因被老奸巨猾的黄盖蒙骗而亡国。颔联写孙权得士如渴,却最终没能实现其统一天下的理想
【注释】 江路:指江南的路途。松风:指吹过松林的风。玉作屏:形容雪景如玉。髯龙:指张僧繇,相传他曾画《八分书屏风》,其上有髯龙腾空而起,形象生动传神,所以称“髯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中的江亭酒、髯龙,都是诗人的化身;雪景、松风则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全诗通过写诗人饮酒时听松风入耳细泠泠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鹧鸪天 金络闲穿御路杨,青旗遥认醉中香。可人自有迎门笑,下马何妨索酒尝。 春正好,日初长,一尊容我驻风光。归来想像行云处,薄雨霏霏洒面凉。 注释: 1. 金络闲穿御路杨:金络(金色的马络头)悠闲地穿过皇宫前的杨树。 2. 青旗遥认醉中香:远处飘来的是青旗,仿佛在醉人的香味中辨认出来。 3. 可人自有迎门笑:可爱之人自然会有迎接的笑容。 4. 下马何妨索酒尝:下马之后,不妨去讨杯酒尝尝。 5.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十顷平波溢岸清——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平静的湖面上,水面像镜子一样映出了岸边的景色,显得十分清澈。 2. 草香沙暖水云晴——这里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草丛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沙滩温暖,天空晴朗,水天一色。 3. 轻衫短帽垂杨里——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戴着帽子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意象、重要句子等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鉴赏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有: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诗歌的情感、概括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中,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其艺术手法
《望海潮·发高丽作》 云垂余发,霞拖广袂,人间自有飞琼。三馆俊游,百衔高选,翩翩老阮才名。银汉会双星。尚相看脉脉,似隔盈盈。醉玉添春,梦云同夜惜卿卿。 注释: - 云垂余发:形容头发如云朵般飘逸。 - 霞拖广袂:形容衣服像彩云一般美丽,衣袖宽大。 - 人间自有飞琼:意思是世间有如仙女般的人。 - 三馆俊游:指在三馆中游学或任职。古代的三馆通常指的是太学、书库和国子监等地方。 - 百衔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