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风、花、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和向往之情。 译文: 风儿轻轻吹过,没有发出声音,只是柔嫩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低语着什么。花香悄悄弥漫,柳树随风摆动,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只见那柳树的影子低垂,那声音却从未传来。大王刚刚畅快淋漓,少女也正轻盈地舞动。幸运的是遇到了无私的风力,使得这幽雅的芬芳得以散发。 注释: 1. 风不鸣条:风轻轻吹过
奉和秘监从翁夏日陕州河亭晚望 洪河何处望,一境在孤烟。 极野如蓝日,长波似镜年。 卷帘花影里,倚槛鹤巢边。 霞焰侵旌旆,滩声杂管弦。 钟微来叠岫,帆远落遥天。 过客多相指,应疑会水仙。 注释: 1. 洪河:黄河的别名。 2. 一境:一片景象。 3. 孤烟:指黄河上的薄雾。 4. 极野(ji):辽阔的田野。 5. 蓝日:指蓝色的天空。 6. 卷帘花影里:形容景色美丽。 7. 倚槛:靠在栏杆上。 8
【诗句】 多此欢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声喧岛上巢松鹤,影落杯中过水鸥。 送日暮钟交戍岭,叫云寒角动城楼。 酒酣笑语秋风里,谁道槐花更起愁。 【译文】 在这多情的季节,泛着轻波的小舟载着我们游历泾州南亭,与三二同年好友共度时光。 桂树与友人一起被折断,象征着我们在塞北共同游玩的快乐。 在岛上听到树上的鸟鸣声,仿佛是松鹤在歌唱;酒杯中的倒影映照着飞过水面的白鹭。 夕阳西下之时,钟声悠扬地响起
【注释】 和:和诗。工部:指杜甫,当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称其为工部尚书。杨尚书:即杨炎,当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吐蕃大使等职。绝句:五律诗的一种。“绝”是断绝的意思,即不重复用韵的七言律诗。庭闱:宫中院落。楚橘:楚国出产的橘子。扶摇:旋风。比喻高飞远举。思看:希望看到。大鹏:指凤凰。比喻高飞远举的大鸟。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凤凰喻人,希望所赠之人早日展翅高飞。全诗四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和写作背景作答。注意要仔细阅读原诗,并结合原诗的注释作答。“彩笔”:指诗人。“专”:专用;“权”,权力。“道尊”:指诗人德高望重。“翻向宦途闲”:意思是说诗人辞官归隐后不再为仕途奔波忙碌。“端居有地唯栽药”:意思是说隐居山林后,诗人在宅院中种满药草。“静坐无时不忆山”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诗歌句子的能力。解答时必须明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在准确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词大意来分析即可。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词有:缩地周游,化、龙,萝磴,云共过,朝天帝。 【答案】 缩地周游行(行)遍天下,不计远近;古今应只有先生您(费炼师)。已同化鹤临华表,又见骖龙向玉清。萝磴静攀云共过(攀上),雪坛当醮月孤明(醮:道教仪式)。无因相逐朝天帝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注释: 1. 南山色:指山的颜色。 2. 南山色当户:指山的南面颜色正对着窗口。 3. 初日半檐时:早上的太阳刚刚照到屋檐一半的时候。 4. 鹤去卧看远:形容自己悠闲地躺着看远处的白鹤。 5. 僧来嫌起迟:形容僧人的到来让早起的人感到不快。 6.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注释】 自持衡镜采幽沈:比喻自己像天平一样能辨别是非。 此事常闻旷古今:这件事常常听到过,指琴的制作。 危叶只将终委地:比喻琴声哀婉凄切,好像秋天的叶子落到地上。 焦桐谁料却为琴:意思是说琴的制作材料是木头,木头在高温下就会烧焦,因此用来比喻琴声哀婉凄切。 蒿莱讵报生成德:意思是说草和蒿都报答不了养育它们的父母之恩。 犬马空怀感恋心:意思是说像犬马一样的忠诚,但却没有机会报答君主的恩情。
这首诗的译文是: 莺迁与鹢退,十载泣岐分。 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 晓程侵岭雪,远栈入溪云。 莫滞趋庭恋,荣亲祗待君。 注释解释: - 莺迁与鹢退,十载泣岐分:这里的“莺”和“鹢”(古代的一种鸟)指的是分别,而“十载泣岐分”意味着十年的分离之痛。 - 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蜀道是指通往四川的道路,“重来老”可能意味着再次踏上这条路时感到年老力衰
襄州献卢尚书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 礼乐政行凋弊俗,歌谣声彻帝王都。 即随凤诏归何处,只是操持造化炉。 注释: - 襄州献卢尚书:指诗人向襄州刺史卢尚书进献诗作。 - 立事成功尽远图,一方独与万方殊:意思是说在立下志向后,成功就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不同的地方也能有相同的目标。 - 藩臣皆竞师兵略,相国今多揖庙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