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鹄
【注释】西风:秋风;菊:菊花。开,开放;际会:相遇;际:遇。急景:光阴。蹉跎:虚度。抱玉:抱着美玉。终须献:最终应该献给君王。 【赏析】诗人在秋天的夜晚,思念起远别的友人来。诗的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秋夜的景色与自己的思友情感;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写对友人的劝勉及自身的处境。此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西风又开菊”,点题,说明是秋天了。“又”字有两重意思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先理解全诗意思,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恩重空感激”,指因受恩于人,却无以相报,心中十分愧疚,只能默默感激。“何门誓杀身”,意为我誓言要为报答恩情而牺牲,但不知从何处着手,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谬曾分玉石”,意谓自己曾经把玉石和瓦砾分辨开来。“竟自困风尘”,意为自己竟陷入风尘中,无法脱身。“阴谷非因暖,幽丛岂望春”,意思是说
诗句输出: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 译文注释:我因遭受刖刑而感到痛苦,无法向别人诉说心中的委屈,只能默默流泪。 赏析:姚鹄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他以“再刖未甘”来形容自己遭受的苦难,用“但垂双泪”来表达内心的悲伤。诗中的“何处说”表达了他的无助感,“咸秦”则代表了他所在的地域。整首诗充满了悲愤和哀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诗句释义 1. 楼压寒江上:这句描述一座高楼耸立在冷清的江面上。“压”意味着这座楼非常高大,足以覆盖整个江面。“寒江”则描绘了江水寒冷且静寂的氛围。 2. 开帘对翠微:拉开窗帘面对远处的翠绿山峦。“翠微”指的是山色青翠且隐约可见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3. 斜阳诸岭暮:夕阳斜照在群山之上,天色渐渐变暗。“诸岭”可能意味着多座山脉或连绵不绝的丘陵。 4. 古渡一僧归:在古老的渡口
【注释】: 1.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同年:同辈,同年。 2. 高堂君独还:指你的父亲高堂明皇独自回来。 3. 齐荣恩未报:指你的父皇唐玄宗对你们这些有功之臣的恩惠没有回报。 4. 共隐事应闲:你们隐居的事情应该很闲适。 5. 访寺临湖岸:指去拜访寺庙,临湖而居。 6. 开楼见海山:指打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大海和群山。 7. 洛中推二陆:指洛阳城中推崇你二人。 8. 莫久恋乡关:不要太久地留恋家乡。
诗句原文: 四座莫纷纷,须臾岐路分。 自从同得意,谁不惜离群。 旧国连青海,归程在白云。 弃繻当日路,应竞看终军。 注释解释: - 四座莫纷纷:形容周围没有其他人说话或行动,表现出一种静默或专注的氛围。 - 须臾:时间短暂。 - 岐路:岔路口,比喻分别的时刻。 - 同得意:与某人一同成功或感到高兴。 - 舍繻(ruò):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指放弃或抛弃。 - 终军:西汉时期的将领
【诗句释义】 1. 知音杳何处,书札寄无由:指找不到知音,无法通过书信与知音联系。 2. 独宿月中寺,相思天畔楼:独自一人在寺庙住着,思念远方的亲人。 3. 露凝衰草白,萤度远烟秋:露水凝结在枯黄草地上,萤火虫穿过远处的烟雾。 4. 怅望难归枕,吟劳生夜愁:因思念而感到惆怅,无法入睡,心中充满忧愁。 【译文】 寄给雍陶先辈 我找不到知音,无法通过书信联系。 我一个人独自住在寺庙里
晓发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残星萤共失,落叶鸟和飞。 去去渡南浦,村中人出稀。 注释: 1. 旅行宜早发:意思是出行要尽早出发。宜,应该,应当。 2. 况复是南归:何况还要返回南方。况,况且,何况。复,又,再。 3. 月影缘山尽:月亮的倒影在山脚下消失了。 4. 钟声隔浦微:远处传来了寺庙里敲钟的声音,声音微弱。 5. 残星萤共失:星星和萤火虫都不见了。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目为《题终南山隐者居》。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开门绝壑旁(推开门,来到山边) 注释:推开门,来到了山边的空旷之地。 2. 蹑藓过花梁(沿着苔藓覆盖的台阶走过) 注释:踩着湿润的苔藓,走过了装饰精美的石阶。 3. 路入峰峦影(走在山峰的阴影中) 注释:走在山间的小路,被山峰的影子遮挡。 4. 风来芝术香(风吹来芝术草的香味) 注释
【注释】 东吴:指三国时期吴国,今江苏、浙江一带。上国:中原各国,指中原地区。 为别:因为告别。晨昏:早晨和黄昏,泛指时间。 水陆:水路,陆地。远隔千里的山水。 湘阴:即湘江,在今湖南西部。 寺:指岳阳楼(位于湘江之上)。 楚色:楚国的色彩,指长江一带的景色。 月中潮:月亮映照在江中形成的潮汐。 长望:长久地凝望着。知君:了解你。积恨:长期积聚的怨恨。销:消散。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