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贯
【注解】 1. “早秋吟眺”:指诗人初到他乡,感到孤独、寂寞而作的诗。 2. “新秋”:指秋天刚到的时候。 3. “雨后”:雨过天晴。 4. “独立”:指诗人独自站立在高处远望。 5. “遥山”:远处的山。 6. “去鸟”:指飞走的鸟。 7. “望中没”:指飞走的鸟在望见的地方消失不见。 8. “好云”:指飘动的云。 9. “吟里还”:指飘动的云在诗人吟咏时出现。 10. “长年”:指多年。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注释: 1. 曾于尘里望:我曾经在尘世中仰望过。 2. 此景在烟霄:这里的景色仿佛在云端之上。 3. 岩静水声近:山峰安静,水声也显得亲近。 4. 山深暑气遥:山高林密,暑气似乎遥远。 5. 杖藜青石路:手持藜杖走在青石板路上。 6. 煮茗白云樵
【注释】 1.《怀果上人》——怀念一位叫做“上人”的朋友。 2.拥锡南游去:拿着锡杖向南游去。 3.名香几处焚:《法华经》中说,诸佛如来成道时,以香花等物供养,故称佛前之香为名香。 4.别来无远信,多恐在深云:自从分手以来,没有收到你的书信,担心你身居幽静之处。 5.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闻:曾经一起赏月、闻到幽香。 6.相思不相见,林下叶纷纷:因为相思而不得相见,只能看见林中的落叶纷纷飘落。
【注释】 久:时间长久;阻:阻隔;损:损坏、磨损;旧衣:指战乱中百姓的破旧衣物;水思和月泛:即“水边思月”,意即想与月亮共饮清溪之水;山忆共僧归:即“山边忆僧”,意即想与高僧同返寺庙;林想添邻舍:在树林中思念邻里;溪应改钓矶:即“溪边忆钓”,意即怀念渔人;弟兄:兄弟;苦事:艰难困苦的事;别庭闱:离开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对故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首联写自己长期被战争所阻隔
【注释】 闻罢城中讲:听说城中的讲经说法结束了。 安顶上禅:在山顶上静坐打坐。 夜灯明石室:夜深人静时,灯光照亮了石室。 清磬出岩泉:清脆悠扬的磬声飘出了山间泉水。 欲访惭多事:想去看望他却又觉得有些惭愧,因为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相思恨隔年:因离别而感到惆怅和怨恨,这种感情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 终期息尘虑:希望有一天能够放下世俗烦扰,心境宁静。 接话虎溪边:在虎溪(即虎丘)旁与禅师交谈。
注释: 寄李处士:写给李处士的一封信。 僧话磻溪叟:僧人谈论着磻溪的老者。 重赤松:重视赤松。 夜堂悲蟋蟀:夜晚在庭院中听到蟋蟀鸣叫而感到悲伤。 秋水老芙蓉:秋天的水变得清澈,芙蓉也显得老了。 吟坐倦垂钓:吟诗作画已经疲倦到懒得去钓鱼了。 闲行多倚筇:散步时常常依靠手杖。 闻名来已久,未得一相逢:早就听说过李处士的名字,却一直无缘与他相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一位名叫李处士的人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送吴梦訚归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一、首联:“瓯闽在天末,此去整行衣。” 1. 瓯闽:指中国福建省,古代闽地。 2. 天末:天边,比喻遥远的地方。 3. 此去:指即将离开。整行衣:整理好衣服,做好出行的准备。 4. 关键词注释:瓯闽、天末,分别表示地理位置和抽象的空间概念;整行衣表示准备充分。 5.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吴梦訚即将启程的关切与期待
寄伍乔 注释: - 蹉跎:意为虚度时光,浪费时间。 - 春又晚:春天已过,时间已晚。 - 天末:指远方的天际或书信的终点,表示收到信的地方遥远。 - 分携日:分别的日子。 - 摇落时:指秋天,植物叶片凋零的季节。 - 独游饶旅恨:独自旅行充满了思乡之情。 - 多事失归期: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如期归来。 - 君看前溪树:你看到前方溪边树上的鸟巢。 译文: 我在春天的末尾收到你的来信
【注释】 1. 世路:指人世的尘路,即仕途。 2. 争名利:追逐功名利禄。 3. 深山:指幽静的山林。 4. 独结茅:独自盖起茅屋隐居。 5. 安情:安于自己的情感。 6. 自得所: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 7. 非道:不与世俗同道。 8. 交:交往。 9. 松:松树。 10. 巢:鸟兽的窝。 11. 知君:知道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送别隐者时
【注释】 江边闲步:漫步在江边的小路。南渡口:指长江的渡口。迤逦:曲折连绵的样子。 一路:指江边小路上延伸出去的路。波涛畔:指江边,水波荡漾的地方。芦苇中:指江中的芦苇丛中。 远汀:远处的沙洲。排:排列。深浦:深深的水塘。漾:水面波动。 寒鸿:大雁,这里泛指秋天的候鸟。吟罢:诗作完成后。慵:懒散的样子。此情:这种情感、心境。谁与同:与谁能够分享呢?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景的抒情之作,以写景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