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子
轮台子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冬,当时作者正在轮台县做县尉。此诗为追怀故人之作。 【注释】 1.轮台:地名。轮台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 2.粤秀山:山名。在今广东新会县东南。 3.太仆霍公:指西汉霍光。霍光曾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后受遗诏辅佐少主,迎立汉宣帝,权势很大。 4.含烟蔓草:形容草木茂盛。 5.忍再吊:不忍再去吊唁了。 6.沉渊:深水坑
诗句解析: 1. 轮台子 采菱:轮台子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场所,与采菱结合,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进行采菱活动。 2. 别浦莲歌乍歇:别浦指的是另一处水域,莲歌指莲花开时的声音,乍歇指刚刚停止。 3. 西风乱水弥弥:西风搅动水面,使得水波荡漾。 4. 斜日远帆了了:斜日指太阳偏西的光线,远帆指远处的帆船,了了形容帆船清晰可见。 5. 小娃兰桨齐开,斗云英、一色裙波袅:小娃(儿童)挥动着兰桨
【注释】1.轮台:指新疆轮台。2.选胜寻芳:选择美好的风光景物来欣赏。3.小山琼树:指桂花。小山:即“小山桂”。4.虎头:指唐代画家吴道子。5.揽仙芬:采摘仙花,比喻采摘桂花。6.银蟾:月亮。7.智琼妆:用白玉做成的妆容。8.金屋:指富贵人家。9.狂蜂:指不守规矩的人。10.爱芳姿:喜欢芬芳的姿态。11.风流蕴籍:有才华。12.重染天香:重新点燃天香。 【赏析】这首词是咏物词中的名篇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题,明确要求回。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
轮台子和耆卿韵,原词残月疑残日之误,故易之。 霁满江天,澄波摇空碧。投巢暮鸦还,稳现背郭,半林斜日。炊烟渐起茅屋角,墟畔有、四五牧童横笛。此时堪动乡里思,偏不见、玉郎颜色。想迁客。萦怀旧国。望山重岭隔。甚处寻栖息。况远边、锋镝如交织。 注释:轮台子是王维的《西施吟》中的一首诗,原词中“残月”误为“残日”,因此改为“霁”。霁是指晴朗的天空,江天指的是江面天空。澄波摇空碧是指水面上波光粼粼
【注释】 轮台子:即轮台。谭舟石:谭舟石的字。 寄:写给(谭舟石)的信。 郡丞:地方长官之副职,为县尹、太守的佐理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社燕宾鸿:春社时燕子和大雁都回来了。社是土地神,社日,即春秋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燕即指春社时的燕子。宾鸿,指秋天迁徙的大雁。 烟雨无消息:没有一点消息。 西风去、东风摇曳:形容西风和东风都在轻轻地吹拂。 棹歌:《楚辞·渔父》有“渔父莞尔而笑曰:‘吾闻楚国之政
轮台,即轮台县。子读,指杜甫之《读(长水行)》诗;长水,泛指长江水。唱和词,即和杜甫的《长水行》诗。癸丑,公元76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鲍子子韶,即鲍溶,字至甫,一字清远,长安人。他与杜甫交谊很深,常以诗相赠答。此诗是杜甫在公元768年(大历三年)所作,时诗人因受谗言被贬官为华州司功参军。戊午,公元770年,即大历八年。湖东,指今四川成都东郊之浣花溪一带,诗人此时移家于此。子韶归虔州
轮台子 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彤霞衬遥天,掩映断续,半空残月。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九疑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感行客。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沈消息。正老松枯柏情如织。 译文: 雾气消散澄清了清澈的江水,烟雾消散后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光。彤红的彩云衬托着遥远的天空,映照出断断续续的景象,半空中残留的月亮。孤零零的村子里的人显得非常孤单和寂寞
【注释】 轮台子:词牌名。 邻鸡:邻居鸡鸣,借指晨钟。 匆匆:急忙的样子。 策马登途:骑马赶路。 风触鸣珂:风吹动马鞍上的饰物,发出声响。 霜林、惊栖鸟:霜冷的树林里,惊起栖止的飞鸟。 冒征尘远况:冒着旅途的尘埃。 长安道:指长安(今西安)的道路。 楚天:楚地的天空。 劳生:辛劳的生活。 芳年壮岁:美好的岁月。 断梗难停:像被折断了的柳枝一样,难以停歇。 暮云渐杳:傍晚的云彩渐渐消失了。
一片含烟蔓草,忍再吊、沉渊太仆。 闺人共赴涟漪,不少佩环鱼腹。 佳儿佳妇嬉嬉,媵湘累总作蛟龙族。 向忠魂未远,尚抱乌号林中哭。 荒园咫尺朝台,望龙驭、水滨未复。 恨江山、与金汤四塞。 难归青犊。 但玉殿虚无。 翠旗反覆。 化海思云愁,杜鹃啼相续。 摸招魂,持上金屋。 想隋帝、被发天门,哀诉身难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