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曲
【注释】 转应曲:唐教坊曲名,本为小曲,后用作词调。又名《凤归云》。词中多借物寄情。此首词写闺思之情。 凄:形容声音凄凉哀婉。 鸿影在:大雁南飞,雁影出现在南方的湖泽或水滨上(指书信)。 【赏析】 这首词是抒写闺中的相思之苦。词人怀念丈夫,但因战事而音信全无。作者以“鸿雁传书”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地北海兼海南”,意谓两地相望,天涯海角,相隔遥远,无法相见,只能寄托于鸿雁传书
注释: 惆怅。 惆怅。 岁岁年年相望。 暮春初换单衣。 又见应帘燕飞。 飞燕。 飞燕。 人锁昭阳深院。 译文: 岁月如梭,我与她一年又一年的相互凝望。 暮春时,我开始换下单衣,又看到应门的燕子飞来飞去。 燕子啊燕子,你飞回你的燕巢吧。 我被关在那深院中,不能像燕子那样自由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燕子、昭君和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联系,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又见应帘燕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转应曲”“戏题”“佳”“拙政园”等,分析其作用及在全诗中的作用和意义即可。“转应曲”是词牌名;“戏题”是题目;“佳”指“石”;“拙政园”是地名,即苏州的园林名胜之地——拙政园。“转应曲”是词牌名;“戏题”是题目;“佳”指“石”;“拙政园”是地名,即苏州的园林名胜之地——拙政园。词牌名、题目、地名,都与“石”有关。“池水”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朗读一遍,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结合具体的注释进行分析。 “转应曲蟋蟀”:意思是转应的曲子是秋虫鸣叫。蟋蟀在秋天夜里呜叫,声音凄切悲凉。《古诗十九首》中有“感物动我情”的句子。这里说蟋蟀的啼叫触动了鹦鹉的心弦。 “见人学道相思,却忆关山别离。”:意思是看见人学着思念对方的样子,却又想起和爱人分别时的苦楚。 第三韵两句是全诗的中心
【注释】 转应曲:即“转调曲”。转调曲,指词中换头。蟋蟀:蟋蟀的叫声。啼声:蟋蟀鸣声。兰闺:女子的内室。泰娘:人名。初解:开始懂得。离情:离别之情。悄:静默貌。拥:抱着、紧抱。鸾衾:锦被。梦惊:因梦境而惊醒。 【赏析】 《转应曲》是唐教坊大曲之一,其词牌名有《转应乐》《转应儿》《转应子》《转应仙曲》,本篇取其首句为题。此词描写了一个女子深夜被蟋蟀声惊醒后的心情。开头两句写蟋蟀的叫声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憔悴,憔悴,懒向花间回睇。湘皋无限春寒,人远谁闻佩环。 - 憔悴:形容人因过度悲伤而显得消瘦、萎靡不振。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其所爱的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心情低落,外表也显得憔悴。 - 懒向花间回睇:不愿在花丛中多看几眼。暗示诗人对当前环境感到厌倦或无兴趣,可能是由于心情不佳或是有其他心事。 - 湘皋:古代对湖南的别称,此处可能代指的是湖南的某个地方。 - 无限春寒
【释义】: 春天已经过去,弱小的柳絮和轻薄的花飞满了天空。在华丽的朱红楼阁中欢度美好的年华,日日夜夜都管弦奏乐。 管弦乐器,管弦乐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美妙的乐器发出哀伤的音乐,扰乱人们的心情呢? 【注释】: 1. 春晚:春末。 2. 弱絮轻花飞满:指柳絮、落花飘散漫天。 3. 朱楼:红色的楼阁。 4. 华年:美好的年华。 5. 弦管:古代乐器名。 6. 底事:为什么。 7. 哀音
春雨。春雨。飘断碧烟双语。云屏一倍清寒。 独拥罗衣夜阑。阑夜。阑夜。梦到宝钗楼下。 注释: 1.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2. 飘断碧烟双语:形容春雨细密如烟,轻轻落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雾,如同碧色的烟雾在空中飘散。 3. 云屏:指屏风上绘有云彩,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雅致。 4. 清寒:形容屏风上的云彩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更加清冷。 5. 独拥罗衣夜阑
【注释】 盈盈:指眼泪。春水:一作“春江”。转应曲:一种曲子的名称。断肠: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赏析】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片写别后相思之苦,下片写闻歌而断肠之愁。全词以流水为喻,层层深入,曲折婉转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起句“春水”点明时节,“不寄”则表明不能相赠,突出了“别”字。“年光”即年华,是惜春伤别的总领。“流尽年光”是实写,“年光”在这里也暗指光阴。“不寄”二字,更见其恨。 三
注释: 转应曲:一种词调名。 春柳:指柳树。 昔日青青在否:往日的柳树还绿吗? 东风临路千丝:风儿吹过柳枝时,仿佛千万根丝线。 轻薄看人别离:轻薄的人,看着我们即将分离。 离别:别离。 铅泪单衣时节:眼泪像铅一样沉重,穿单薄的衣服度过离别的季节。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里离别之情的词。上片开头以“春柳”点明季节是春天,接着询问柳树是否依旧翠绿,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