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讷
【译文】 万国来朝,拜于紫宸殿,如今谁还盼望着车马尘土? 名闻少室征奇士,驿断高丽进美人。 朝会宝灯沉转漏,授时玉历罢颁春。 街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 注释:万国来朝:各国使节纷纷来到京城,表示臣服。紫宸:紫禁城内的正殿,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皇宫。属车尘:指皇帝的车驾经过之处扬起尘土。征奇士:征聘奇才。于今:从现在开始,至今。征奇士:征聘奇才。驿断高丽进美人:驿站阻断了从高丽国来的人
【注释】 壬子:年号,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二月。故宫:指长安城。 六宫:皇宫。春色:皇帝的妃嫔和女官。 夷难:平定叛乱。何人策治安:谁能够治理好天下? 登瀛:登上瀛洲,即登上仙山。唐学士:唐朝的学士。 降城执戟:投降城池的将领。汉材官:汉朝的武官。 瑶宫:皇宫。有扇:有扇形图案的花扇。金雀:用金箔制成的花饰。 紫塞:长城。无旗:没有旗帜。卷角:弯曲的尖端。 花柳亦知宫女散,妆红颦翠簇金銮
【注释】 ①壬子:宋宁宗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秋闱(wěi kūn):科举考试。次受卷官:指主考官。北平行省照磨:官职名。叶叔则:诗人的朋友。中秋诗韵:即中秋诗作的韵律声调。 ②樽罍(zūn léi)清兴:指饮酒赋诗之乐。与谁分:和谁共享?分,分享。月下冠裳(guān shanggān)气薄云:月下的衣帽飘荡于云端之上,像轻纱一般。 ③秋景:秋天的景象。销:消逝;消失。银烛烬
这首诗是壬子年考试秋闱次受卷官北平行省照磨叶叔则所作,中秋诗韵。下面逐句解释: 两界山河月色分,西风扫尽九天云。 注释:这里的“两界”可能是指中国和外国,或者是南北、东西两个方向的界限。“山河”指的是大地和河流。“月色分”意味着月光将天地分开。“西风扫尽九天云”意味着西风席卷了天空中的云朵,使天空变得晴朗。 桂花玉宇稀星纬,蟾影银河卷练纹。 注释:“桂花玉宇”可能是指桂花树下的宫殿或者建筑
这首诗是元稹寄给霍东崖的一首酬答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友思念之情。 首联“头颅羞到镜心中,得失何须问塞翁。”意思是说,人的功名利禄如同镜中的倒影,不必去追求和计较。这里的“塞翁”是一个典故,指的是春秋时的人,他经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是说,有时候失去的东西反而能带来好运。诗人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得失的看法。他认为
舟中九日 【注释】: ①较艺:比试技艺。秋闱:指秋闱的考试,即乡试。潞河:指明朝时,北京通州一带的运河(通运河)。九月:指农历九月。买归舟:指购买回家的船。 ②自爱:自己爱惜。黄花:菊花。插白头:指将菊插入发间。 ③兴亡有感无人问:感叹国家的兴亡,没有人能体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的即兴之作。诗人以舟中赏菊、品蟹、看沙鸥为题,抒发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
【注释】 归来即事再用前韵寄霍东崖元方:作者自注:元东崖名潜,字子潜,号东崖。 繁华市井冷灰中:繁华的市井,冷落的灰烬。 去乱儿归半是翁:指自己年老已归。 一塔有巢留垤鹳:一塔上有个巢,留下两个窝巢在鹳背上。 两潭无水着沙鸿:两个潭中没有水,只有沙洲。 兴如张翰思吴俗:兴起之时,想到吴地风俗。 心似钟仪乐楚风:心情像钟仪那样快乐,因为钟仪是楚国人。 故国遗民说华表:怀念故国的遗民指着古华表。
诗句解释: 1. 恒风吹沴薄山林,原隰阳骄暑未沈。 - 恒风:指不常的气候或天气。 - 沴:意为凶气,这里表示恶劣的天气。 - 薄山林:形容天气阴沉,山林被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 原隰:泛指平原上的低洼地区。 - 阳骄:阳光强烈。 - 暑未沈:炎热尚未消散。 2. 三日雨符忧旱祷,一诚天应爱民心。 - 雨符:这里指的是祈求雨水的符咒。 - 三:数量词,表示天数。 - 忧旱:担心干旱。 -
注释: 1. 田园兵后草莱中,未要忘机论海翁。 译文:战争过后的田园荒芜,不要忘了与海翁谈论渔樵之事。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未要忘机论海翁",意在表达在战乱之后,人们应该忘却仇恨,像海翁那样谈论渔樵之事,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 2. 茅屋四邻罗鸟雀,芜词一纸托鳞鸿。 译文:茅屋四周有鸟儿嬉戏,一张破旧的纸上寄托着鸿雁之情。 赏析
【注释】 归:归来,回到故里。 事用前韵寄霍东崖元方:即事,即眼前所见之事;再用前韵,即用前次所赋诗的韵脚作诗。 霍东崖:名元方,诗人友人。 元方:《新唐书.文苑传》有“元方”其人。 狂客:指元方。 彩笺:彩色的书信。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移鸿:把大雁移开。 尊俎:酒器。 干戈:兵器。 车书:指国家的统一。 万方:各地。 同:统一。 【译文】 这几年陵谷变迁中,壮年回首已见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