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伦
寝园三十里,嘉树郁苍苍。 不有樵苏禁,谁知是帝乡。 注释:寝园,指帝王的陵园,这里特指楚国的寝园。嘉树,美丽的树木。苍苍,茂盛的样子。不有樵苏禁,没有禁止砍伐。谁知是帝乡,谁知道这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呢? 赏析:吴国伦在《郢中杂歌四首》中描述了郢中寝园的景象,其中“寝园三十里,嘉树郁苍苍”描绘了寝园广阔、树木茂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不有樵苏禁
过白厓驿 箐林幽窕石巃嵷,永日驱驰辙未穷。 驿道久通滇蜀使,居人犹杂汉夷风。 厓间板屋依云架,塞外芒山入雨空。 赤水宁辞三峡远,双鱼为寄楚江东。 译文: 在箐林中,树木葱郁,石头嶙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杰作。我在这里驾车一整天,却似乎没有真正走到尽头。道路一直通向遥远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使得这些地方的使者可以频繁往来。尽管身处偏远的山区,但这里的人民依然保持着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
郢中杂歌四首 自是兴王地,均沾汤沐恩。如何诸父老,斜日闭荒村。 注释: 自是:本是。兴王:指建立帝王之业的人。均沾:共同享有。汤沐:指帝王在郊外的住所,这里指帝王的恩惠。何:为什么。诸:众多。父:老人。老:年迈。 赏析: 这首诗以“郢中杂歌四首”为题,通过描绘郢中地区的风景和人物,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回忆分封土地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之情;同时
注释: 铁船峰:山峰的名字。 天风吹席挂庐峰,棹鼓无声云汉重。 一自铁船飞不去,至今山泽吼双龙。 译文: 铁船峰高耸入云,风起时仿佛能听到山顶上挂着的席子随风摇曳的声音。 自从铁船峰被雷电劈开后,就再也飞不回去,至今仍然有山泽间呼啸而出的双龙。 注释: 铁船:指雷击后的山峰。 棹鼓:指划船时的鼓声。 云汉:指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铁船峰被雷电劈开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
【注释】 落梅叹:感叹春天的梅花。 忽忽:即悠悠,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样子。 春无力:指春光已逝,花事已阑。 作雪飞:像雪花一样飘散开去。 谁能:谁能够。 万里外: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闻笛不思归:听到《折杨柳》这首乐曲而引起乡思。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忽忽”、“春无力”是说时光易逝,春光难留。“梅花作雪飞”是说梅花如雪般飘零,与春光相映成趣。“万里外”表明诗人身在外地,思念着远方的人
忆自分茅日,王田半郢疆。 龙飞已三世,犹说内家庄。 注释: - 分茅:古代的一种礼制,指分封土地。 - 王田: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指天子所有的土地。 - 内家庄:指皇家园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分封土地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土地制度的怀念和对皇家园林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
【注释】 (1)庚戌秋:指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 (2)纪事三首:指《天威赫赫震离宫》《极目郊关万室空》《玉门关险无传檄》等三首诗。 (3)司马法:即《司马法》,相传为春秋时郑国执政子产所著,后成为兵法经典。 (4)捷书频请贰师功:捷书,指战争胜利的捷报。贰师,指西汉时期的大将李广利。 (5)武库兵陈已挂弓:武库,指兵器仓库;陈,陈列。 (6)朔云中:指北方的云中郡
【诗句释义】 宗皇帝挽章:宗室皇帝(指唐玄宗)的挽词。 只怪钧天梦未通,帝星遥夜烛冥蒙。只怪天上的梦没有实现,天帝的星星在黑夜里显得模糊不清。 金舆罢幸三芝馆,玉几深凭五柞宫。金车驾被撤销后,就只好在三芝馆休息;白玉雕的桌子靠在五柞宫旁。 遗诏普天俱朔雪,望灵何地不悲风。遗留下诏书,使天下都披上白霜,望着灵位时,无论何处都感到悲伤。 鼎湖自有云龙会,虚使千官泣堕弓。仙山上自有神仙聚会
碙洲吊古二首 其一 一旅南巡瘴海边,孤洲丛樾系楼船。 从容卷土天难定,急难防胡地屡迁。 丹凤未传行在所,黄龙虚兆改元年。 当时血战潮痕在,常使英雄涕泫然。 译文: 一队人马向南巡视瘴气弥漫的海边,孤寂的岛屿和茂密的树木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码头。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他们不得不卷起尘土,准备迎接挑战。然而,当危机来临时,他们却因为缺乏准备而屡屡迁移,这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他们期待着像丹凤一样的到来
以下是对《庚戌秋纪事三首》逐句释义: 1. 渔阳鼙鼓动神京:描述的是边疆的战鼓声震动了整个京城,暗示着战事的紧张和朝廷的关注。 2. 大将重开细柳营:描述了一位将领重新开放了曾经因纪律严明而著名的细柳营。 3. 锡命时时三殿下:指的是皇帝不断的命令和指示从四面八方传来,象征着朝廷对军事行动的密切关注和指导。 4. 烽烟夜夜七陵惊:描绘了夜晚时分,战火连天,烽火连绵不断,使得皇陵也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