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伦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吴国伦的《暮秋感怀三首》之一。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进行赏析。 1. 诗词原文: -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 民劳过赪尾,客策下焦头。 - 鼓角严深夜,山川惨暮秋。 - 当年贾生泪,不为感淹留。 2. 逐句解释: -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感到担忧
病中答曹有卿参政 吴国伦五言古诗赏析 吴国伦,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他出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吴国伦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在明朝世宗时期担任过中书舍人等职位,但因遭权奸严嵩忌恨,而被贬官至江西和皖南。后来,他的才华被重新发现并重用,历任福建邵武、广东高州知府,河南左参政,后罢归。吴国伦在官场上经历坎坷,但他依然保持着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创新。他的诗作以五言古诗为主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野潦奔鸣石径斜,疏林残日见田家。 - “野潦”指的是野外的积水,“奔鸣”形容水势汹涌,声音很大。“石径斜”指的是石头铺成的小路倾斜。“疏林残日”指的是稀疏的树林和夕阳。“田家”是指田间的人家。 - 这是一首描述田园风光的诗,描绘了田野上的积水奔腾,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斜阳斜照,稀疏的树林和夕阳映衬下,远处田间的人家隐约可见。 - 编篱半护邛王竹,筑坞新移望帝花。 -
诗句释义与译文: 载笔曾趋供奉班,江湖犹自忆龙颜。 宫云不散神仙仗,禁月常飘玉女环。 似有飞轮驰帝座,不知遗剑在人间。 千门望幸浑无计,却恨蓬莱使未还。 注释讲解: 宗皇帝挽章是明代吴国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作品,本页面为你提供宗皇帝挽章原文翻译、赏析、注释讲解等内容。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只怪钧天梦未通,帝星遥夜烛冥蒙。 载笔曾趋供奉班,江湖犹自忆龙颜。 宫云不散神仙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杨公临刑前所作的,表达了他对杨公的深切同情和哀悼。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食禄分忧士,怜君独处难。 - “食禄”指的是领取俸禄,即做官。“分忧”是指分担忧患。这里的“士”指的是杨公,一个被判刑的人。 - “怜君”表达了李白对杨公遭遇的同情。 - “独处难”意味着杨公独自面对困境,感到孤独和无助。 2. 囊头追孟博,断舌继常山。 -
暮秋感怀三首 戚里纷丝竹,侯家盛绮罗。 时艰民力尽,世赏国恩多。 驰道仍骖乘,严城向枕戈。 北风吹不歇,萧瑟楚狂歌。 注释:戚里:宫廷、贵族的住宅区。戚,通“绮”,指华丽的丝织品。纷:众多。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侯家:王侯之家。侯,古代封爵的一种称号。盛:丰盛。绮罗:华美的丝织品。时艰:当时国家面临的艰难处境。民力尽:百姓已竭尽全力。国恩:国家对臣民的恩惠。弛道:驰道,是皇帝所专用的道路
【注释】 1. 樱桃花:一种花卉名。 2. 御苑含桃树,花开作雪看:皇宫花园里种着桃树,桃花盛开时如雪花一般洁白。 3. 谁移荒署里,偏助早春寒:是谁把荒废的官署里的桃树移植到这儿来,使早春时节更加寒冷。 4. 逞素愁金谷,垂珠迟玉盘:白白的花瓣如同秋天的菊花一样使人感到忧愁,下垂像珍珠一样的花朵迟迟不开放,好像玉盘中的珍珠。 5. 不知萧颖士,何意独相残:不知道萧颖士是怎么想的
《高州杂咏》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背景。 注释: 1. 粤南天欲尽:粤南指的是岭南地区,天欲尽意味着天气接近尾声。 2. 风气迥难持:指岭南地区的气候与中原有所不同,难以适应。 3. 一日更裘葛:指在岭南地区,人们需要经常更换衣物以适应不同的气候。 4. 三家杂汉夷:指岭南地区民族众多,汉族、彝族等不同民族共存。 5. 鬼符书辟瘴:用巫术和符咒来驱逐瘴疠
诗句释义及赏析 白骨平丘陇,非关地不毛。 - 注释:这里的“白骨”指的是战死的将士遗骸,而“平丘陇”则形容这些尸骨横陈的景象。"非关地不毛"表达了对土地荒凉的感慨,意指这片土地因为战乱而变得荒芜。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战场的残酷和战后的荒凉,揭示了战争对人和社会的巨大破坏。 炊烟百里外,戍堞数峰高。 - 注释:炊烟是人们生活的象征,这里用其远在百里之外的景象来反衬战乱带来的生活不便
注释: 庚戌年秋天记录的事三首 与朋友相交欢是一时的事情,但圣朝的威福难道全是为了自己吗? 守关的士兵已经全部把胡人消灭了,他们仍然按照入贡的时间来压迫我。 塞外有驮着货物的橐驼和燕州的女子,林中有飞起的鸟鹊和汉军的旌旗。 野外的原野上夜晚传来哀号声,但遗憾的是军前插羽箭的速度太慢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庚戌年秋天写的,诗人通过描绘塞外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