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民劳过赪尾,客策下焦头。
鼓角严深夜,山川惨暮秋。
当年贾生泪,不为感淹留。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吴国伦的《暮秋感怀三首》之一。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进行赏析。

  1. 诗词原文
  •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 民劳过赪尾,客策下焦头。
  • 鼓角严深夜,山川惨暮秋。
  • 当年贾生泪,不为感淹留。
  1. 逐句解释
  •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感到担忧,因为他们的统治可能引发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这里的“交欢日”指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日子,而“圣主忧”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领导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担忧。
  • “民劳过赪尾,客策下焦头。” 描述了民众的辛勤劳动和外来者的决策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赪尾”和“焦头”来形容民众的疲惫和困难,以及外来者的策略对民众的负面影响。
  • “鼓角严深夜,山川惨暮秋。” 描绘了夜晚的紧张气氛和秋天的凄凉景象。鼓角声在深夜中回荡,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而山川的景色在暮秋季节显得更加凄凉,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 “当年贾生泪,不为感淹留。” 引用了汉朝的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变革或改革的期望与感慨。贾谊因政见不合而被贬谪,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命运,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的“不为感淹留”意味着即使被贬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会继续关注国家的未来。
  1. 关键词注释
  • 将交:指君臣之间应当相互关心和帮助的关系。
  • 交欢日:指国家安定繁荣的日子。
  • 圣主:指明智而有远见的君主。
  • 民劳:指民众的辛勤劳作。
  • :超过,超出正常范围。
  • 客策:指外来者的计谋或策略。
  • 鼓角:古代军队中使用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比喻战争或紧张的气氛。
  • 深夜:指深夜时分,通常用来表达时间的紧迫性和紧迫感。
  • 山川:自然景观,常用来比喻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苦难。
  • 贾生:即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曾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长沙郡太傅。
  • :指贾谊因被贬而流下的眼泪,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紧张局势,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诗人通过对民众的辛勤劳动和外来者的决策的描述,强调了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 诗中运用了象征和夸张的手法,如将鼓角比作战争气氛,将山川比作国家的兴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诗中的“当年贾生泪”一语双关,既指贾谊本人因被贬而流泪的历史典故,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通过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

《暮秋感怀三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文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