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汭
滇中词三首 赏析 范汭《滇中词三首》 范汭,明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南滇池周边的自然景观及其人文风情。本诗《滇中词三首》便是作者对滇中美景的一种深情颂扬。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与赏析。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鸳鸯浦绿水如苔,镜里人家向背开 - 关键词解释:鸳鸯浦 - 指滇池附近一处风景优美的水边。 - 诗意解读:在滇池边的鸳鸯浦,清澈见底的湖水如同绿色的苔藓覆盖其上
【注释】 1. 绝笔:书信的最后一行。 2. 遣不可:排遣不得,指无可奈何。 3. 流目:流泪。今成昔:如今已成过去。 4. 向夕:傍晚。 5. 空馆寒:冷清的空宅。 6. 栟榈摵摵:用栟榈木制成的乐器,这里借指打击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情的古诗。首句“愁来遣不可”,表达了作者无法排遣愁绪之情。第二句“流目今成昔”,表示如今只能看到曾经的景象,无法回到过去。第三句“向夕空馆寒”
【注释】 清:清廉。 隐者:隐居的人。 汲:打水。 耘:除草。 翳然:遮蔽的样子。 茅屋:茅草屋顶的房子。 尧时:尧帝时代。尧是传说中的贤君,他治理天下有方,民风淳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隐居的隐士。他住在自己挖的水井旁,自己锄地种田。他住的是一座茅屋,屋上覆盖着一片像尧帝时代的云彩一样洁白的茅草。诗人对这位隐者的品德十分赞赏,认为他与尧帝时代一样廉洁
《吴越宫词二首》是明代诗人范汭的作品,其中“春柳遥遥绿渐浓”一句描绘了春天里柳树摇曳生姿的景象。接下来将根据原诗内容进行赏析: - 诗句翻译: 1. “春柳遥遥绿渐浓”:春天的柳树远远望去,绿色越来越浓密。 2. “秋花间色种芙蓉”:秋天的花丛中点缀着芙蓉(荷花),颜色艳丽。 3. “苑中别有西湖水”:在皇家园林中另有一条像西湖的水道,清澈见底。 4. “一缕云随不睡龙”
林皋叶脱风凄凄,远峰森立寒云齐。 诗句解释:树林中的树叶在微风中飘落,四周一片凄凉的秋风吹过。远处的山峰矗立着,与周围的云雾相接。 林皋叶脱风凄凄,远峰森立寒云齐。注释:林皋(lin gao)是指树林,叶脱(yé tuō)是树木的叶子脱落,凄凄(qī qī)是形容凄凉、悲凉的感觉。远峰(yuǎn fēng)指的是远方的山峰,森立(sēn lì)是形容山峰挺拔、高耸的样子。寒云(hán
注释: 日日好携手,我闲君亦闲。 每日都好手牵手,我闲你也不忙; 侵晨出郭门,月落犹未还。 凌晨就出了城,月落时还没回来。 云胡辄改途,彳亍车尘间。 为什么忽然改变主意,在车尘中徘徊。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首句“日日好携手”,表达了朋友之间亲密无间、朝夕相伴的美好情感。第二句“我闲君亦闲”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因为朋友也在享受这份宁静。
``` 千门斜月四窗星,山近帘衣分外青。 侍女夜间眠不稳,御床圆枕缀金铃。 【注释】: 1. 《吴越宫词二首》是明代范汭的作品。 2. “千门”指皇宫的大门众多。“斜月”指的是月亮斜挂在天空中,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四窗星”则是指夜晚窗户透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3. “山近帘衣”中的“山近”可能是指宫殿周围有山峦环绕,而“帘衣”可能是宫女们所穿的一种服饰。“分外青”表示这种景色显得格外清晰
【注】一公:指僧人。天界寺:在南京秦淮河北岸,为南朝梁时所建。 汩汩:水流声。树层层:树叶繁密。短笠瓢空:僧徒的行头简陋。去秣陵:离开秣陵(今南京市),前往天界寺。 青山风雪里:山中风雪交加的景象。筚门深掩:柴门紧闭。一龛灯:和尚的供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一位僧人返回天界寺所作的诗。 第一句“江流汩汩树层层”,写诗人送别朋友的场景。江水悠悠地流淌,岸边树木郁郁葱葱,景色十分迷人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 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译文:在美丽的海边,秋天的芦苇和荻草已经变得金黄,而滇池的水面上也漂浮着白云。人们的心就像这些水中的水草一样,有的向南流动,有的向北流动。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人们情感的复杂。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景色变化,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人心"一词,既指人的情感,又暗示了人生的选择和道路
注释:在乱水声中把船系斜,月光寒冷时买酒敲谁家? 仙源就在咫尺的地方,不知道它在哪?红叶被吹得飘落就像花瓣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以荆溪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仙源的向往之情。首句“乱水声中系艇斜”描写了荆溪的景色,乱水声中,诗人把自己的船系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次句“月寒沽酒扣谁家”,描写了诗人在月夜下喝酒的场景,扣门询问谁家,表现了诗人对人间烟火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