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尊生
诗句释义 1 劳劳亭边杨柳青:劳劳亭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天浙江杭州。这句话描述了亭边的杨柳在春天呈现出翠绿色。 2. 新裁白纻归衫轻:白纻是一种质地轻薄的布料,这里指的是宋君刚刚裁剪好的衣物。这句诗表达了宋君穿着新衣的轻盈感。 3. 我情顿似杨柳乱:诗人的情感突然变得混乱无序,如同被风吹动的杨柳一样无规则。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或情感的波动。 4. 君意已逐浮云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句释义: 1. 蒙庄古达士,涉世熟忧患。蒙庄,即庄子,是古代的哲学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庄子是一位古时的智者,他经历过世间的种种忧患。 2. 著书虽寓言,垂戒非诞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作者在书中用寓言的方式讲述道理,但他的教诲并不是空洞无物的。 3. 有生勿为材,祗以身试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不要成为有用的人才
稷下,一个充满智慧与文化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学者们向往和聚集的圣地。在这里,各路英才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展开辩论,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局面。下面将结合原文逐句进行赏析: - 诗句一(春官承制促成书,东观遗编任卷舒) 1. 解析:这句诗描述了春官按照皇帝的命令制作书籍,而东观则是收集并整理了古代的文献资料。 2. 关键词:春官、承制、卷舒 3. 译文:春天时
【注释】 1. 游钟山:游览钟山。钟山,在今南京市西北。过宝珠峰顶西轩:游历到宝珠峰顶上的亭子(西轩)赠给浙僧慈隐。 2. 邂逅:偶然相遇或不期而会。高僧:指僧人。失垢氛:消除了尘俗之累。 3. 便启轩窗临绝壁:立刻打开窗子,面对着悬崖峭壁上的绝景。 4. 还留宾客坐层云:还让客人坐着观赏层层云彩。 5. 优钵:梵语“阿罗婆”的省称,意为莲花。千香树:指寺院中栽种的香木。楞伽:佛经名。几卷文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一般考核范围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答题时要求学生审题,弄清试题的类型,比如本诗为“理解”题,答题时注意对诗歌的理解;然后浏览全诗,逐句解读,把握诗人的情感
注释: 1.溪云黯黯覆溪潭:形容山间的云雾笼罩在溪流之上,使得溪水显得更加清澈。 2.云罅疏星见两三:指在云隙中可以看到星星,但数量不多,只有两三颗。 3.半夜不知何处雨:指在深夜里,无法确定雨是从哪里来的,让人感到困惑。 4.遥看飞电闪淮南:指在远处看到闪电划破天际,仿佛是淮南地区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新年》 江上年华与浪奔,天涯心绪向谁论。 持竿本住桐庐岸,被褐偶来金马门。 足蹑风云非老事,鬓垂霜雪是愁痕。 韭苗齑叶添新绿,昨夜东风入故园。 注释: 1. 江上年华与浪奔:在江上度过的一年里,时光如浪花般飞逝。 2. 天涯心绪向谁论:心中的种种思绪,不知向何处诉说。 3. 持竿本住桐庐岸:手持钓竿,原本就住在桐庐的岸边。 4. 被褐偶来金马门:穿着破旧的衣服,偶然来到金马门。 5.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共穿石径踏春晴,却向山腰分路行。 树暗云深莫相失,隔林遥认唱歌声。 注释:共穿石径踏春晴——一起穿行在石头铺成的小路,享受春天的阳光。却向山腰分路行——却转向了山腰,分道而行。树暗云深莫相失,隔林遥认唱歌声——因为树木茂密,云雾缭绕,所以要相互照顾,不丢失彼此。隔着树林,远远地听到歌声。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和樵夫生活的歌曲。诗中描述了樵夫们一起穿过石径,享受春天的阳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此诗前两句写马的颜色,后两句写马的来历和作者的思念。“画马”是这首诗的题目。诗的前两句写马的颜色,后两句写马的来历和作者的思念。 【答案】 译文: 白马身上披着红色马鞍,牵来献给皇帝。 想起在何处见过你,金水桥边你曾停留。 注释: 朱鞯(jiān):红色的马鞍,古代用红丝绳系在马上作装饰。 御前:皇帝面前。 忆:想。 金水桥:即玉带桥
【注释】 客中生日近七夕,老子行年当五旬:在旅途中过的生日,正好是农历的七夕节。老子,这里指作者自己。行年,年纪。五旬,五十岁。 梦寐不忘林壑趣,形模难作市朝身:梦中都忘不了山水的情趣,但现实中难以做出隐逸之士的样子。林壑(hè):山林水边。趣,情趣。 已甘素发欺凌我,祇怕淄尘染污人:已经习惯了白首而不受尊重,担心淄州城的尘土会玷污了我。淄尘,指淄州城。 归去秫田秋正熟,新醪(láo)烂醉瓮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