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锡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题目“出陈留忆汴”,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地怀念之情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第1句:“诗囊珍重冠周南,药灶封题云气函。” “诗囊珍重”:表示诗歌的价值很高,需要小心保护。 “冠周南”:周朝位于今天的河南一带,这里用“冠周南”形容诗歌如同周朝一样古老而珍贵。 “药灶封题”:药灶是古代用来制药的地方
出陈留忆汴 曲度间云意自迟,夜阑独酌强裁诗。 江山待我皆如旧,况有新红劈荔枝。 注释 陈留: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忆汴:怀念汴京(即汴梁,今河南开封)。 曲度间:指曲江流过的地方。间:隔,隔开。云意自迟:意思是曲江的水流很缓慢地流淌着。云意:云彩的意思。 夜阑:天黑了。独酌:独自一人饮酒。强裁诗:勉强吟咏诗歌。 江山待我皆如旧:意思是江山仍然像以前一样美丽可爱,等待着我来欣赏。 况有新红劈荔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内容来分析正误。本题要求考生对“出陈留忆汴”一句进行赏析,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是赏析的要求。赏析时,要抓住诗句中重要词句和关键字,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暮云草树更长林”,意思是夕阳的晚云,草木丛生的树林,在更显得茂密。“宇净山空月色深”,意思是天宇清明,山间空旷,月亮的光亮更加明亮了。“别意不须问流水
【注释】 1.陈留:地名,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2.穷经:穷尽经籍。礼宿师:学习古礼,拜古礼为师。 3.伏生:即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伏羲氏以龙德而王天下,传《周易》于人。 4.昌时:指孔子,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晚年从事教学活动。 5.献王: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封燕王刘旦之子刘次为楚王,后徙封赵敬肃王,谥号“孝景皇帝”。 6.纂雅:编纂典雅的文献典籍。天口:指上天所授的言语。
注释: 出陈留忆汴:离开陈留(今河南开封)怀念汴京(今河南开封)。 今日河南异昔时,官司倾盖有心知。 今日的河南与过去不同,官府官员用车载着酒壶倾倒酒杯,心里都清楚彼此的意图。 更饶一段贤王意,设罍陈樽并载诗。 还增添了一些贤明君主的心意,摆设酒器和诗歌,一起庆祝。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离官后,在离开汴京之际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今日河南异昔时”,直接点出了时间的变化
【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 出陈留忆汴, 煮茶遍于松桂树, 余香满口心自适。 引杯延赏涤烦襟, 一杯在手涤烦忧。 开红成幄翠如雨, 红叶飘落如绿雨, 鹤叫空庭夜未深。 鹤声嘹亮传清音, 夜色未深人已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陈留时作的一首咏物诗。诗人在陈留的时候,经常到附近的山野去游览。他喜欢在松林和桂树下饮茶,因为那里空气新鲜,环境幽静,所以每次饮茶后都能感到身心舒畅。 “煮茗遍于松桂树
注释: 剪烛巴窗话雨时,翛然太古白云姿。 花鲜月出人皆醉,静读黄庭意欲迟。 释义: 剪烛在巴窗下话雨时,翛然太古白云姿。 鲜花盛开月亮出来人们都喝醉了,静读黄庭意欲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旧情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联“剪烛巴窗话雨时,翛然太古白云姿。”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图。诗人在巴窗下剪烛
注释:寄给同门庐州严太守。 使君,即太守。标格,风度、气度。拟,比得上。淡月寒空笼白梅,淡淡的月光,清冷的天空,笼罩着洁白如玉的梅花。风土清嘉,指风物优美。吏事少,政务不多,政事不繁。空庭,庭院空旷。梳羽,梳理羽毛。鹤徘徊,像在院内徘徊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严光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严光的问候以及对其人品和才华的赞赏。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严光的生活环境,表现了其高洁的品性
注释: 出陈留忆汴:出自陈留,怀念汴京。 诠理谈玄:研究哲理,谈论玄学。 自:自己。 坐看云起:静观天上白云的变幻。 两不厌:指看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景都不厌倦。 前村孤屿:前面的村落中孤独的一座小岛。 一题诗:在小岛上题写一首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联“秋风摇落动归思,诠理谈玄自有师”,点明了季节、地点和诗人的心情。秋风萧瑟,使人产生思乡之情;而诗人则以“诠理谈玄”的方式
以下是这首诗《洛游燕赵怀古》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诗句释义: - 可怜六国佳公子:表达了对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但未能施展抱负的贵族的同情。 - 不及燕山太子丹: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刺客,他的故事被用来形容那些忠诚而勇敢的人。 - 裘马无宁取胡服:意指放弃奢华的生活方式,选择更加实用的服饰来应对困难。 - 柏松长愧血秦关:这里的“柏松”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