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锡
偶忆泇河善后纪事 泇河几百里,天下皆道斯。 邳峄烦供忆,移邮设捕司。 注释: 偶忆泇河善后纪事:偶尔回忆泇河善后的事情。泇河,即今河北省的永年县至天津市的宁河县一带,是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泇河上有许多渡口和桥梁,所以这里“道斯”是指人们来往不绝于泇河两岸。邳(pī),地名,在山东省滕县南;峄(yì),地名,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北。《史记·酷吏列传》:“郅都为燕国监,而缇萦上书救父,始皇怒甚…
【注释】仪真:今江苏仪征,为长江入江口。 至:同“治”。金汤:即金山、银山,指钱塘江的名胜。亘:横贯。勤:勤勉。 止:停止。 【赏析】此诗首二句写江南景色之美,后二句写治理水土之功。诗人对治理江南水土之功极为称颂。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相同,节奏鲜明。 这首诗是作者任监察御史时所作。在任上,他关心民生,治理河道,颇有政绩
诗句释义 1 海运昔防漕运阻,新河今废旧河功。 - 海运昔防漕运阻: 过去的海运是为了防备漕运的困难或阻碍。漕运是连接长江与黄河的运输方式,主要负责粮食和物资的运输。 - 新河今废旧河功: 新河指的是为了解决旧河漕运问题而修建的运河,但现在废弃不用了。 2. 石堤洛马三百里,泇口彭城齐泛舟。 - 石堤洛马三百里: 这里的“石堤”指的是古代为了防御洪水而建造的堤坝
【注释】 江心道:在长江中。 年康不可失:指岁首之年,即春节。康,平安;失,错过; 遗秉:旧时官吏的文书、信函。这里指公文。寡妇:指丧偶或寡居的女子。攘(rǎng):拾取。 及此:趁着这个机会。业户:有商业和手工业的人。蠲逋粮:免除欠收的粮食。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江南某地为官期间所经历的一个故事。 诗前两句写诗人因公务来到江心道口。当时正值新年将至,天气晴朗。诗人在江边散步
注释: 江心道中 子粒何可得,买牛筑道傍。 邻人且协贷,处处熟黄粮。 译文: 江心道上,一粒米也找不到,只好买牛来修路旁。 邻居们暂且互相借贷,到处都种上了成熟的庄稼。 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农民生活的风俗画卷。画面中,一位农夫站在江心道上,他面露愁容,目光迷茫,似乎在寻觅着什么。他的身后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稻谷金黄,丰收在望。然而,他却无法享受到这份收获的喜悦,因为一粒米也找不到。为了生计
注释:江心道中 在江心修建道路,以便通行。 举善甲期会,凿城计户口。 举行良民登记大会,挖掘城墙计算人口。 所在置沼池,积水良可久。 在那里修建水池,积水可以长期保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实行的残酷统治。他们为了加强统治,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各地修建道路、桥梁,同时进行人口普查,征收赋税,征收徭役等。这种做法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注释】: 江心道中:在江心的路上。 耕:耕种,耕作。 愿人行好事:希望别人做善事。 舆(yú)中:车里。 聊(liáo):姑且、暂且。 自吟:自己吟诵。 田父:指农夫。荷杖:拿着手杖。 【赏析】: 此诗是一首劝人做好事的小诗。诗的开头两句“石田亦可耕,愿人行好事”,意思是:平坦的田野可以耕种,希望你多做些好事。这里,诗人把“可耕”和“行好事”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的心愿
【注释】 江心道:指在江中心的小路上。同我妇子:跟我妻子儿女。馌(huàn):送饭。友:互相帮助。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情趣。诗的前两句写邻家不借牛耕田,而诗人却得到邻居的帮助和照顾。后三句写邻人夫妇和诗人的妻子儿女一起下地劳动,互相帮助。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农村中淳厚的民风
注释: 九月初一经过王庄,偶然读高适的《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绝。 遥习古人语,酒酣读书骚。 长怀康济念,闭户即登高。 赏析: 首联:九月初一经过王庄,偶然读高适的《闭门无不可》,何事更登高句漫成三绝。 九月初一是重阳节,人们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所以此处说“经过王庄”,也暗含了作者对重阳节的期待和对高适《登高》诗的引用。“偶然”表明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与高适的《登高》诗产生了共鸣
【注释】 1. 泗水山头:即泗水之滨,指泗水之南。 2. 断崖崎石嗟行路,破屋颓垣赋草虫:意思是说:断崖险峻的岩石上,感叹行人艰难;破败的屋子,残垣断壁间,有昆虫在鸣叫。 3.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泗水山头、风风雨雨中的“一孤蓬”等景象,表达出自己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前途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