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宪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徐复庵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翩翩云间鹤,下集沧海东。”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一只翩翩起舞的云中鹤,在沧海之东降落下来。诗人通过这种形象,展现了徐复庵那种超脱尘世、高洁清雅的品质。 “饮啄顺所适,飞鸣谁与同?” 这两句诗反映了徐复庵的人生态度:随心所欲的生活和自由自在的飞翔,没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这既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诗句释义: 1. 寿某僧:这是诗的标题,可能是为了纪念或称呼这位僧人。"寿"在这里可能意味着庆祝、纪念之意。 2. 山僧:指的是居住在山上的僧侣。 3. 住山服山精:住在山上,与山林中的精灵共存。"住山"可能表示隐居或者修行的生活状态。 4. 绿发方瞳忘死生:描述僧人的头发是绿色的,眼睛很大。这里用"绿发方瞳"来描绘僧人的形象,暗示着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忘死生"则表达了僧人超越生死的境界。 5.
【注释】 1. 高凉观:位于广东湛江市,是古代著名的道教宫观。山寺:指高凉观的山门。2. 散步东郊:在郊外闲庭信步。见野烟:看到了野外飘浮的炊烟。3. 隔溪遥唤钓鱼船:隔着小溪远远呼唤着钓鱼人的小舟。4. 名园:有名的园林。5. 冷落:荒废破败。6. 荆棘(jīng jì):带刺的植物。7. 木棉(mǐn):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夏季开白色花朵。8. 僧廊:僧房走廊,僧人住的地方。9.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望欲迷”,望字有“看见”“看”的意思;“柴门深掩”,柴门,用柴草编成的简陋的门
【注释】 1. 过双柳园:路过双柳园,即在双柳园饮酒。 2. 周角长:即周角,是古代对酒的别称。 3. 相对:面对面坐着。 4. 从来夜不眠:从以前到现在,我都没有睡过觉。 5. 更深呼酒:更深夜静时,还呼着酒,留连忘返。 6. 盈樽酒:满樽的美酒。 7. 酌向灯前:在灯火下喝着美酒。 8. 倍怆然:加倍地感到伤感、悲伤。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饮的情景。首二句写诗人夜晚饮酒的情态,第三
晓发端水 烟澹江浦月,晨起理舟楫。 如接梦中境,一声清觱篥。 注释:清晨时分,烟霭朦胧,江边的小洲上月光洒下,我早早起床准备船只。这如同置身于梦中,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觱篥声。 悠悠行役心,郁郁中肠结。 注释:我怀着一颗悠悠的心,心中满是郁郁不乐的情绪,仿佛被一根线紧紧束缚着。 值兹䘮乱馀,田园半芜没。 注释:如今国家战乱未平,田园被破坏得只剩下一半。 耕凿无粒储,徵求如束湿。
披拂春风尺幅中,十年想像总难工。 今朝识得先生面,不用长康处处逢。 注释:春风轻轻拂动着衣袖,仿佛是画家的一尺画卷;我苦苦想象了十年,始终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今天终于见到了先生的真面目,就不必再四处寻找像张僧繇那样技艺高超的人去描绘他了,因为先生本人已经足够令人赞叹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得到三吴山愚翁先生的真迹后所作。诗的前两句是写见到先生画像时的欣喜和感慨。“披拂春风”
诗句解读: 1. 黄石桥边受素书:描述了在黄石桥边接到了一封素色的信(可能是书信、信件)。"黄石桥"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象征某种特殊意义。 2. 乘风东海跨神鱼:表达了乘坐风的力量,从东海跨越到神鱼的背上。这里的“神鱼”可能指神话中的神兽,也可能是实际存在的大型鱼类。 3. 天门缥缈逢仙子:在天门(神话中通往天堂的门)附近遇见了仙女。"缥缈"形容景物高远、虚无飘渺。 4. 高驾云軿白鹿车
寄愁 一饵仙人九节蒲,冰霜为质雪为肤。 芳心皎洁如秋月,夜夜清辉照玉壶。 注释: - 一饵仙人九节蒲:指用仙人所食的九节菖蒲作为饵料。 - 冰霜为质雪为肤:意为这种饵料如同冰霜一样坚硬,又如同雪一样洁白。 - 芳心皎洁如秋月:形容这种饵料的香味清新,犹如明亮的月亮。 - 夜夜清辉照玉壶:意味着在夜晚,这些饵料会散发出清澈的光芒,照亮像玉壶那样的容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寄愁”即《寄愁》诗,作者借咏物抒情,以杜若自芳、天外茫茫的美人来表达自己对远在天边的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梦回曾记秦楼上”,“秦楼”,据唐沈亚之《秦妇吟》中记载,李辅国与杨贵妃幽会于骊山华清宫,夜半时玄宗遣高力士召安禄山入宫。安禄山见李贵妃美貌非凡,心生邪念欲纳她为妃,于是向贵妃索取玉笛。李贵妃便将此玉笛送给了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