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宪
【注释】 遣闷:排遣愁闷。朱砂:丹砂,红色矿物,可作颜料。种白莲:把朱砂放在莲花上,以红衬白。碧玉:指荷花。藕如船:荷花的茎叶盘结如船形,故称。“破”是“被”,被破坏的丝。血:指藕丝,藕丝有韧性,能承受很大的拉力,所以常比喻爱情、友情等感情深厚而坚贞如丝。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催归鸟,喜鸣春末夏初,声哀怨,故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荷花的诗,借物抒情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别却蓬山不记程”:这句表达了诗人与仙境的告别,没有记住归程。"蓬山"通常指代蓬莱、仙山,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不记程"则意味着离开后不再回头,强调了对仙境的留恋和不舍。 2. “仙班犹忆共同行”:这句话说明尽管已经离开了仙境,但仍旧记忆着在仙境中的共游之乐。"仙班"是对仙人行列的称呼,表明其地位高远;“犹忆”表示依然记忆犹新,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3.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叹芳草,抒发了作者的身世之感。首联“情如芳草恨绵绵”以芳草起兴,写春去夏来,芳草萋萋,而自己却依然独守空房的愁闷心情。颔联紧承首联而来,写芳草虽然无情,但自己却是有情的,芳草虽化,其根犹在,生生不息,与自己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颈联写芳草虽烧尽,春风却依然吹拂着青青原野,生机盎然,绿波荡漾,表达了自己尽管命运多舛,但仍希望像芳草一样
【注释】 ①遣闷:即遣愁,排遣心中的烦恼。 ②花前:指花园中花木丛中、花树下。 ③几度逢:几次相见。 ④销断:消除,断绝。 ⑤阳台梦:相传汉武帝与江都王后在巫山上的阳台上欢会,后被李陵之妻所告,汉武帝以“有妒妇弃宫”的罪名处死江都王后。 ⑥霜天子夜钟:用汉武帝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汉武帝在长安宫中,每夜闻钟声,便想起江都王事,心如刀割。此诗作者自比为汉武帝,而以江都王后自比江都王。 【赏析】
碧水丹枫万国秋,月斜风冷夜悠悠。 何人长啸青霄外,独倚云端白玉楼。 注释: 碧水、丹枫:形容秋天景色美丽,碧绿如水的河水和火红如枫叶的树木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万国:指全世界,泛指各地。 月斜风冷夜悠悠:月亮斜挂,秋风凛冽,夜晚悠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何人长啸青霄外,独倚云端白玉楼:是谁在遥远的天空中长啸?他独自倚靠在云端上的一座白玉楼中。这里描绘了一幅高远而孤寂的画面
注释: 寄愁:表达对某种感情的寄托。 从来红袖少因缘,堕落寒崖枯木禅。 红袖:这里可能暗指美女或佳人。 因缘:缘分和机缘。 堕落:陷入困境或堕落。 寒崖:冷清孤寂的山崖。 枯木禅:形容修行者心境如枯木般空明。 银烛堂前看不见,牡丹花下几回眠。 银烛:明亮的蜡烛。 堂前:指宴会厅或会客之处。 牡丹花下:比喻美丽的环境。 几回眠:几次入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个情感的寄托和追求
【注】灵文:指《周易》;箫史:传说中的黄帝臣子,善吹箫;日为群:指与众仙共游;朱颜:指红润的容颜。 译文: 我不惜重金买来《易经》的灵文,日夜吞吸其中的精华;总想着为了你,能够长生不老。 我们共同守护着你的容颜,让红润的面庞永远美好;每天与你一起,在天宫里逍遥快乐。 赏析: 诗中用“千金”买书,表明了对《易经》的重视,也表现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和珍视。“吸月餐英”,形容读书之苦,但为了朋友
【注释】 1. 遣闷:排解忧愁。 2. 长江:指长江水。迢迢:远貌。 3. 独立江头:站在江边。 4. 潮去潮来殊不远:潮涨潮落,相距不远。 5. 美人:指佳人。 6. 青霄:天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远方的佳人而感到孤独和忧郁的心情。首句“长江望断水迢迢”,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佳人的深深思念。次句“独立江头待暮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等待的情景
遣闷 书舫追欢夜复朝,花茵促膝共吹箫。 依稀犹记吹箫处,杨柳堤边第六桥。 注释:在书舫中寻欢作乐的夜晚又重复了白天,花荫下促膝交谈着一起吹奏箫。依稀记得当年吹箫的地方,是在杨柳堤边的第六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与友人相聚,共同欣赏美景、享受音乐的画面。诗中的“书舫”、“花茵”等意象,都充满了文人墨客的闲适情趣。而“第六桥”则可能是诗人当时所在的位置,也可能是一个地名,但无论如何
注释:我抬头仰望高楼,心中满是烦闷,想要向天询问。我乘着祥龙飞向玉皇大帝的居所。但人间的事物总是无情的,它们化作鸳鸯却已经可怜了。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间世态炎凉的感慨和无奈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登高眺望、乘鸾飞翔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冷漠和对人情的失望。他感叹世间万物都无情地化为鸳鸯却显得可怜,这反映了他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