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把朱砂种白莲,花如碧玉藕如船。
无因破藕丝成血,怨入春风寄杜鹃。

【注释】

遣闷:排遣愁闷。朱砂:丹砂,红色矿物,可作颜料。种白莲:把朱砂放在莲花上,以红衬白。碧玉:指荷花。藕如船:荷花的茎叶盘结如船形,故称。“破”是“被”,被破坏的丝。血:指藕丝,藕丝有韧性,能承受很大的拉力,所以常比喻爱情、友情等感情深厚而坚贞如丝。杜鹃:又名子规、杜宇、催归鸟,喜鸣春末夏初,声哀怨,故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荷花的诗,借物抒情,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间美好感情的赞美。全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首句“戏把朱砂种白莲”,诗人以戏谑的笔调,把朱砂点在白莲之上,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朱砂红中带绿,如同碧玉一般,而白莲则纯洁高雅,如同一叶扁舟。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朱砂与白莲、碧玉与荷叶巧妙搭配,形成了色彩对比、形状对比,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美妙。

第二句“花如碧玉藕如船”。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态。花瓣如碧玉般晶莹剔透,荷花的茎叶盘结如船形,仿佛一艘停泊在水面上的小船。这里采用了拟人手法,将荷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其更具动感和生命力。

第三句“无因破藕丝成血”。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诗人情感爆发的高潮。荷花虽然美丽,但也会遭受风雨侵袭,有时甚至会被折断。然而,尽管荷花被破坏,其藕丝却依然坚韧不拔,不会因为外力而断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坚定执着、不畏艰难的情感。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于爱情、友情等真挚感情的赞美。诗人用“破藕丝成血”这一形象来象征这些情感的坚韧和执着,表达了对它们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尾句“怨入春风寄杜鹃”。诗人将情感融入春风之中,让春天的暖风吹拂着杜鹃啼鸣的声音,将诗人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人。这里的杜鹃象征着别离之情,而春风则代表着温柔的抚慰。诗人以春风作为媒介,巧妙地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传递给远方的人,既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荷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中的荷花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朵花,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诗人以荷花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真挚感情的赞美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