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要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具体答题。本题中要注意“道、德、学”等关键词语的注释和赏析。 【答案】 诗句:乡邑推名教,先生属典刑(乡邑推崇儒家教化;先生负责司法公正) 译文:故乡的人推崇儒家教化;先生负责司法公正。 注释: 乡邑推名教:推:推崇;乡邑:故乡;名教:儒家教化。 先生属典刑:属:负责。典刑,指刑法
送人还乡 成家匪长计,去国怀远忧。 兹言挈妻孥,挂席顺东流。 引睇桑梓间,背离三十秋。 父老欣来归,奔走迎道周。 自有旧田庐,衣食良易谋。 孟轲昔在齐,母没葬返邹。 誓将负白骨,卜藏近松楸。 所愿苟遑遂,此外亦何求。 临岐辄赠言,不敢徒淹留。 注释: 1. 成家:成家是建立家庭的意思,这里指建家立业。 2. 匪:不是。 3. 长计:长远的打算。 4. 去国:离开故土,这里指离开家乡。 5. 兹言
注释: 赋雁塔晴云赠袁叔异:这是一首赠别诗,作者在晴朗的天气中观赏雁塔的景色,并以此送给友人。 崇顶丽层霄,飞轩瞰遐旷:高耸入云的楼阁巍峨壮丽,站在楼上可以远观辽阔的大地。 始登怀颇惕,稍览情初畅:刚刚登上高楼时有些忐忑不安,稍后欣赏美景之后心情变得舒畅。 澄江一线微,武姥双鬟样:清澈的小河像一条线般流淌,武母庙前两位仙女的发髻犹如两朵云彩。 神京郁迢迢,佳气遥相望
``` 鼍鼓递坎坎,銮和肃雍雍。 译文:鼍鼓声声回荡,銮车行进的声响也极为庄严和谐。 注释:鼍鼓(tù gǔ):古代的一种鼓,用鼍皮制成。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鼍鼓与銮车行进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萧伯龄赴任江南佳丽地的祝福。 叠奏随轻吹,盖举凌层空。 译文:随着轻柔的乐曲声,我仿佛能够飞越层层云霄。 注释:叠奏:连续演奏。 赏析: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萧伯龄赴春官江南佳丽地》一诗,全诗如下: ```markdown 奎文耀天阙,鹗荐趋皇州。 弓旌候明发,莺花称壮游。 名山挹钟阜,秀水瞰金流。 传胪沐休渥,俯陛陈嘉猷。 志节今如此,功名良可收。 ``` 注释: - 奎文:指奎星,古代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 鹗荐:用鸟类比喻选拔人才。鹗,一种猛禽。 - 弓旌:古代官员出行时使用的旗帜。 - 莺花: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注释】: 1. 挽诗:即挽歌。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用哀悼死者的题材写成,用以抒发作者对死者的追念之情。 2. 令名夙兴慕:美好的名誉,早先就仰慕。令,美好;夙,早。 3. 良觌(dí):好的会面,指与逝者生前的交往。恨未遑(huáng):遗憾,悲伤不已。遑,闲暇,空闲。 4. 胡为即长瞑(mèn):为什么要这么快地就死去呢?长瞑,长眠。 5. 生死徒相望:生与死只是相对立的存在
【解析】 此为七言律诗。全诗四十六句,可分为八组。前六句写南京王城;第七句点题;第八句写“王迹兴”;第九、十句写朝廷勤政;第十一句写朝廷选拔人才;第十二句写臣子忠诚。每组之间押同韵,前后两联之间,则以“大明”“天命符”“王迹”等词相连。 首联“大明丽中土,南京□王城”,写南京王城的壮丽景象。“大明”,指太阳,此处代指阳光普照的大地。“丽”,美好,这里是指光华照耀大地。“中土”,中原大地,指中国
恒心诗 天地有恒心,所以清而宁。 注释:天地之间充满了恒久不变的意志,因此才能保持清静和平和。 四时更相代,两曜迭光明。 注释:四季轮回交替,日月星辰轮流升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更替。 化机运无息,品汇咸自亨。 注释: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各种事物都能够得到顺利的发展和成长。 君子存恒心,谅由仁义行。 注释:有恒心的君子能够遵守仁义道德的行为准则。 养亲致诚孝,事君竭忠贞
《送萧伯龄赴春官江南佳丽地》 云台凌绛霄,金爵连苍阙。平明冠盖驰,拂曙鼓钟发。 重瞳屡都吁,百辟第献纳。封事侍臣收,纶音中使出。君行振奇材,敷奏引前列。 注释: 1. 云台:指古代帝王的观象台或观测天象的台。 2. 绛霄:红色的霄,指天空。 3. 金爵:金制的酒杯或酒器。 4. 苍阙:即“龙阙”,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皇宫。 5. 平明:天亮时。 6. 拂曙:拂晓时分,天刚破晓。 7. 重瞳
江南佳丽地,圣皇握赤符,渡江定武功。 东吴据佳丽,西楚徵才雄。 皇皇帝业成,赫赫王气钟。 玉帛走群后,车书会大同。 宾兴蔼多士,献赋蓬莱宫。 注释: - 江南佳丽地:指江南地区,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 圣皇握赤符:指圣明的皇帝掌握着吉祥的象征——红色符节。 - 渡江定武功:渡过长江,平定了战乱,建立了功业。 - 东吴据佳丽:东吴地区拥有美丽的风景和资源。 - 西楚徵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