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兼
夜坐国学玉兔泉联句 成均地何灵,圣泽资灌沃。 成都是古代帝王祭祀、集会的地方,也是国家政治中心。这里指的应是成都是古都,有“圣人”之称。 圣泽:指皇帝的恩泽。 资灌:养育。 兆征:预示。兆,征兆;征,预示。 井泄:井水干涸。废新斸:废弃了新的工具。 自非:不是。三窟深:三处藏身之地(比喻避难之所)。孰湛一川绿:谁能够使一片河流变绿。 储精:储备精神。本从金:本来像金子一样宝贵。 生色
注释: 1. 遁迹桃源境:逃遁到桃源境。这里指隐居生活。 2. 日对青崚嶒:太阳对着青山峻峭。 3. 涧响惊夜雨:山涧的回声使夜晚的雨声更加清脆。 4. 云寒冱春冰:云彩寒冷如同冬日的冰雪。 5. 况此人事绝:何况这世间人情事已断绝。 6. 沈忧岂相仍:沉重的忧愁不会再次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注释: 寄桃源郑徵士桑字:写给桃源村的郑征士,他的号是桑字。征士是古代一种官职名称,相当于现在的“县令”。桑字在这里指代的是郑征士的字。 译文: 听狗吠声中,我来到了山中的家园,那里的烟霞景色深藏不露。 山上俯瞰,可以看到天空和人间;山下俯瞰,可以看到世间的一切。 凉爽的风和露水让人感觉舒适,落月时林间的景象清晰可见。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家园的感受,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注释】 落月:月亮落下。林开:树林间露出。幽舍:幽深的住所。翩翩:形容笙鹤舞动时优美的姿态。井井:整齐的样子。神仙:这里指隐士。修人:修身养性的人。浩歌:大声唱歌,表示高兴。清夜:美好的夜晚,即好时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隐居在桃源的郑徵士写的。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清晨登高望远所见的景色,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郑徵士相见时的欢欣场面,最后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注释】: 何年返耕桑:何时能够返回农耕的田地? 与子种桃花:与你一起种植桃花。 山中寻白鹿:在山里寻找白色的小鹿。 石上看红霞:在石头上欣赏红色的彩霞。 竟日得辞后:整整一天都在告别之后。 相从饭胡麻:和你一起吃饭,吃胡麻(芝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诗人在桃源村过田园生活的情景,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愉悦心情。 首句“何年返耕桑”
寄桃源郑徵士桑字 春光山景中寻幽静 1. 我思桃源山 - 桃源山,一个神秘而宁静的地方 - 春天的阳光下,山峦层叠,林谷葱茏 2. 云生岩石静 - 云朵缭绕在岩石之上,形成一幅静谧画面 - 山石因云影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3. 花落泉水香 - 花瓣随风飘落,落在清澈的小溪中 - 水声伴随着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4. 笑我不归客 - 诗人自喻为不归客,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一词,然后分析诗句的意象、情感、手法等,最后进行评价。注意:要结合全诗分析。本题中第一句的意思是与郑征士一起吃饭,已经断绝了世俗的事情;第二句的意思是已经身居在烟霞之间,此心比冰雪还要晶莹纯洁;第三句的意思是应该立即回家去赋归田园之歌;第四句的意思是应当回去谈论离别已久的事情
【注释】揽衣起:起床。寤寐恒展转: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山家:泛指农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初至桃源村时的即景之作。首句“揽衣起”表明诗题中的“征士”不是一般的征客,而是诗人的朋友、挚友,因而他不得不在晨鸡报晓之时起床,匆匆告别。“寤寐恒展转”说明他一夜未眠,心情烦躁,故起而徘徊,直到天亮。次句写他因思念朋友而焦虑不安的心情。三四两句写他因想见朋友而不自觉地脸红耳红的窘态
【注释】 桃源:指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乌托邦式的乐土。 征士:古代称有学问和才能的人为“征士”。 桑字:郑徵士的别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的寄语。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归隐山林的想法。诗人在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深深怀念,并劝他不要因仕途上的得失而动摇心志。最后以“愿君早还乡”作结,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
送童良仲归兰溪 故山有敝庐,读书可终焉。 昔有钓游处,西郊及东阡。 邻翁纵谈谑,岁时罗酒筵。 非学高尚隐,实且脱忧煎。 闻之使我惊,我亦思林泉。 我生素狂瞽,窃禄徒备员。 几欲乞归养,日夕心乾乾。 念君挽莫留,告别一何遄。 探囊竟何有,怜剩三百钱。 沽酒劝君饮,为君写拳拳。 蒸雨急如洗,薰风爽微肩。 到家可计程,定及秋月圆。 译文: 故山有破旧的屋舍,在这里读书可以结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