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纪
【注释】生别:指刚出生的婴儿与父母分离。垂泪:流泪。虚名:空名。五品官:五品官职。顷刻:片刻。寄平安:寄希望于亲人平安。孤舟:独自乘坐的小船(泛指在外漂泊的游子)。三千里:形容距离之长。十八滩:指险峻的山路。艰难:困苦,困难。 译文:刚生下的孩子就要和父母离别,流下伤心的眼泪,他只是一个无职之人。我怎能忘记那短暂的时刻,却得不到亲人的平安的消息?远离家乡有万里路程,只能乘一叶孤舟经过十八个险滩
【解析】 此诗首联交代地点,“分按处”“候官船”说明是送行;颔联写景,点出此行的目的地——罗浮山,“青山郭”即指罗浮山;颈联写此行的目的,即“不忧蛮俗悍,政要使君贤”,诗人认为此行可以解决岭南的边患问题;尾联表达对此次之行的期待。 【答案】 ①绣衣(官服)分按处,父老候官船。②绿水青山郭,红螺白酒天。③不忧蛮俗悍,政要使君贤。④公暇堪游息,苏堤尚宛然。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交代地点
诗句释义及赏析: - “舣舟干山下”: 在山脚下停船,意味着准备下山或离开。 - 注释: 舣舟 - 停下船只,干下 - 靠近或站在某物下面,山脚 - 山的底部,此处指山脚下。 - 赏析: 诗人选择在雨后的新霁天登山,但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不利于行走,因此选择了在山脚下停船等待时机。 - “此雨败人兴,到山无分登”: 此雨破坏了游兴,即使到了山上也难以攀登。 - 注释: 此 - 这,雨败 -
【解析】 1.“矫揉”,曲曲折折,不自然。2.“欠”,不足。3.“笼中鹤”,比喻志向远大的人。4.“井底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5.“蛇画足”,比喻做事过分,反而坏事。6.“槿花开”,比喻花言巧语。7.“春衣”:指春日的衣服。8.“付酒家”:指典当、抵押给酒店。 【答案】 译文:世间的人情世态才刚刚扭曲得不自然,我的志向却远大而难以得到人们的认同。志向像那笼中被束缚的白鹤,我的身体就像井底的青蛙
【注释】 山中多雅趣,只有翠微庵。 翠微:山名。 绿树半过屋,白云长满龛。 过屋:指房顶覆盖着树木。 龛:佛塔,也泛指佛像。 诗留逋客和,禅对隐君谈。 逋客:诗人自谓;隐君:隐居的人。 拟约胡高士,来寻玉版参。 胡高士:唐代僧人道安的号。《晋书.高僧传》说他“居庐山,有高行,时称胡居士”。《宋史.释志磐传》说:“道安尝于庐山结庐,号龙溪寺,自号支遁。”玉版
诗句释义 第一首:老朽归田日 - 关键词:归田 - 注释:回到自己的田地,通常指退隐或不再出仕。 第二首:贤良出仕时 - 关键词:贤良 - 注释:形容某人有才能或品德出众。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李孟的赞赏,认为他既有才华又有德行,是值得尊敬的人。 第三首:未斟辞别酒 - 关键词:斟、辞别 - 注释:没有倒满酒杯就准备告别。 - 赏析:描绘了一幅即将离别的场景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感怀:感伤。 乾坤:天地,指国家。 浮生:人生。 惟凭一杯酒:以一杯美酒来报答这美好的月色、桂花的香气。 酬:报偿。 桂风:《楚辞·招魂》:“桂酒兮椒浆”,即桂花酒和椒浆。 【译文】 今晚中秋月儿明,皎洁月光洒太空。 天地间万物同覆载,故人旧友各东西。 其余事皆身外事,浮华生命亦如梦。 唯有一杯美酒中,报答月色和桂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行释义: 第1句:“此行何处去,云是向京华。” - “此行何处去?” 表示即将离去的地方或目的地。 - “云是向京华。” 这里的“云”比喻为行旅的路径,暗示了目的地是京城。 - “云是”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云路”(意为通过云层的道路),即指通往京城的路。 第2句:“别意犹堪画,离杯不忍拿。” - “别意犹堪画” 表达了对离别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诗句释义: 1. 除夕立春 - 这是一首描绘春节前夕的景象,其中“除夕”指的是农历新年前一天,而“立春”则是春季的开始。 2. 今岁将除夜,明年预立春 - 这句话描述了当前年份结束的最后一天(除夕)与下一年开始的第一天(立春)之间的过渡。 3. 未能荣及物,但觉老催人 - 这里“未能荣及物”意指自己不能为世界带来荣誉或利益,“但觉老催人”则表达了一种时光催促人老去的感觉。 4. 漏滴时交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时,首先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然后指出其表达技巧以及艺术效果,最后点明情感。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首联“领职琼台去,心犹恋紫宸”,表明高德初离开朝廷,但心中仍留恋皇宫;颔联“不辞官独冷,但愿物皆春”,表明高德初虽然身在冷地,但希望万物都能迎来春天;颈联“卉服方沾化,儒冠信误身”,表明高德初身穿草衣,头戴儒冠,却像没有受过教化一样;尾联“雕题本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