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循吉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石假山,通过对其形态、结构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对这座山的情感。 何哉奇复奇,聚此照眼碧。 这是形容石假山的独特之处,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 玲珑千百窍,突兀八九尺。 这里描述了石假山的孔洞很多,而且有些孔洞很高大,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中居独尊严,傍拥互扶掖。 石假山的中心部分显得特别高耸,周围有其他石峰环绕着它,形成了一种互相支撑的感觉。 猊雄怒张吻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曾向西风剖麝香,馀芳浓染露华黄。秋光老圃无人识,石竹丛丛蔓草荒。 注释: 1. 西风剖麝香:比喻秋风的威力很大。 2. 馀芳浓染露华黄:指菊花在秋天盛开,其芳香和色彩都被露水染上了。 3. 老圃:这里指的是菊花生长的地方,也就是花园或者庭院。 4. 石竹丛丛蔓草荒:这里的石竹和蔓草都是形容菊花周围的环境,荒凉不堪。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菊花的诗。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绘
【注释】 剪鹅翎:指剪下鹅毛,用来装饰。鹢(yì意):古书上说的一种鸟名。霜毫:指笔尖。蜕:脱落,脱去。天工:指造化之神。碎:碎断。花枝:指笔锋。折来插在乌纱畔:指将剪下的鹅毛插在帽子的边沿。绝胜春蛾点鬓丝:用春蛾点鬓,远不如剪鹅翎插在帽子边好看。 【赏析】 《剪鹅翎》是清代诗人厉鹗的诗作。诗人以“剪鹅翎”为题,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抒发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美之情。 全诗四句
注释:韩朋的魂魄曾经是风流倜傥之人,如今结就的花枝也并头并肩。 千载未能消除连理之恨,依然留有残蝶恋着深秋。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鸳鸯菊的画面。诗人以韩朋为题,表达了他对逝去爱人的深情怀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鸳鸯菊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同时,诗人通过对连理枝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注释】 古寺:旧时寺院。 俗:平庸、平常。 野:粗野。 夹门:两侧门。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垂兰若:兰花,香草。兰若,佛寺名。 弄:玩弄、玩耍。 东坡:苏轼之号,此处指苏轼。 云霞人:神仙中人,这里指苏轼。 天地冶:自然和宇宙,这里是说苏轼不囿于尘世。 过:经过。 诗:诗歌,这里指诗文。 三过:多次经过。 课诵:背诵诗文。 土苴:泥土、垃圾等污秽之物,这里指被废弃的东西。 徐公写
【注释】 凫鷖:鸟名,即野鸭。 当年巧制裁:指凫鷖曾受到老衲的巧妙安排和训练。 云台:即天台山,为道教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境内。 逃禅:逃避佛教禅宗。 误落:错投,错误地落到。 东篱下:东篱,即菊花,古人常以菊比隐士。 【译文】 曾经受到老衲的巧妙安排和训练,它曾随老衲飞到天上。 后来逃避佛法,错投到了东篱下,化作了霜花。 九月盛开,如同菊花一般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句: 谁抹泥金上绛绡? 要将花蕊斗春娇。 党家帐里清歌歇, 一点馀香尚未消。 注释: 1. 谁抹泥金上绛绡? —— 是谁在涂抹泥金,装饰着绛色的纱罗? 2. 要将花蕊斗春娇。 —— 想要与春天的花朵相争,展现其娇艳的姿态。 3. 党家帐里清歌歇, —— 在党的帐篷里歌声停止,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场合或活动结束。 4. 一点馀香尚未消。 —— 尽管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但那一点点余香仍然没有消散。
【注释】 1. 叠雪罗:一种用白绢做成的衣料,有雪花花纹。 2. 朝赐:早晨赐给。 3. 生香:散发着香气。 4. 团扇:古代女子用扇子遮面。 5. 日正长:阳光明媚。 6. 此际:此刻、此时。 7. 看花:观赏花朵。 8. 旧色:原来的颜色。 9. 端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10. 错认:误认为。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这天,作者看到盛开的菊花,误以为是春天的梅花
【注释】 鹤翎白:比喻羽毛洁白如雪。 仙胎脱缟衣:指鹤的翅膀像仙女脱下的衣服。 傲霜枝上弄清辉:在寒霜中挺立,显出洁白的光华。 可怜不得青田梦:指鹤不能实现飞往青田的梦想。 临风祗欲飞:面对清风,只是想要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白色的鹤,它的羽毛洁白如雪,它傲然挺立在寒霜中的枝头,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仙女脱下的白色衣服。然而这只鹤却无法实现飞往青田的梦想,只能面对清风,只是想要飞翔
黄宫(即皇宫)小朵缀金铃,风动花枝似有声。 曾忆绛罗帏幄底,飞来山鸟亦相惊。 注释:黄色的花朵如同宫中的小朵一样,缀满了金色的铃铛,风吹过的时候花枝仿佛在发出声音。还记得当年那红色的帷幄中,山中的鸟儿也被惊醒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皇宫中金铃菊的喜爱,以及它带来的美好回忆。诗中的“黄宫小朵缀金铃”形象地描绘了皇宫中金铃菊的美丽,而“风动花枝似有声”则展现了它的动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