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循吉
这首诗描绘了莲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白露褪红衣”,描绘了莲花在白露时节褪去红色的外衣,展现出清新脱俗的美。这里的“红衣”指的是莲花的花瓣,而“白露”则是指秋季的早晨,此时露水滋润着大地,万物复苏。 第二句“亭亭挺寒碧”,形容莲花亭亭玉立,傲然挺立在清澈的水中,给人一种高洁、清雅的感觉。这里的“亭亭”指的是莲花的姿态,而“寒碧”则是指水面的清凉和碧绿。
【注释】 1.都下夜集:指京城中晚上的聚会。高筵:指宴会丰盛。启秋雨:开始下雨。 2.顿尔:立刻。净馀熇:形容雨后空气清新,尘埃落定。 3.阶前:台阶前。渠溜走:水顺着地面流淌。 4.灯下:指室内。檐花落:檐下的花瓣随风飘落。 5.萧萧赞归怀:形容人对回家的喜悦心情。赞:赞赏。 6.潺潺:水流声,比喻欢声笑语。乱欢谑:混乱地开玩笑。 7.来同衔枚阵:参加宴会的人像行军一样列队行进。衔枚
【注释】 紫霞杯:即玉液金波杯,唐代名酒。 紫霞:指酒色呈紫色。 流霞:指酒色如流霞般美丽诱人。 潋滟:形容酒光泛动的样子。 却忆当年陶令宅:想起以前陶渊明的宅院中,饮酒时常常喝得醉意盎然,倾倒在花前。 陶令:指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是写酒后赏花的闲情逸致,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之情。首句“临风翠袖立徘徊”,写主人公在微风中,手执酒杯,站立着,徘徊不定;“似捧流霞潋滟杯”
【注释】 (1)丹葩:红牡丹。 (2)蜜脾:花蒂,亦指花蕊。 (3)芳心:指花蕊的芳香。 (4)绛蜡封:用绛色蜡烛封住花朵。 【赏析】 此诗描写春日牡丹盛开时的情景。 首两句写牡丹花开时的美丽景色。“煜煜丹葩滴露浓”写的是牡丹花的颜色,“滴露”二字,既写出了牡丹花的艳丽娇媚,又写出了其清新淡雅之美,同时,也暗示了牡丹花的生机盎然,仿佛能滴出清亮的露水来
注释:这组玉连环雕工精细,刻玉斗玲珑剔透,奇妙无比,好像是出自天然的工匠之手。它巧妙地将每一片花瓣都串在一起,不让它像花一样飘散在春风中。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精美的玉连环,用"雕琼刻玉斗玲珑,奇巧分明出化工。"两句写出了玉连环的精美。又以"都作连环钩结相,不教花片逐春风。"二句写出了玉连环的巧妙。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对玉连环的赞美之情
注释:家在绿水青山的旁边,人却在春风和煦的气息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风光图。首句“家居绿水青山畔”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绿水青山之中。次句“人在春风和气中”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愉悦和平静的感受
【解析】 本题为诗歌赏析,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意。“禅灯”是佛教语,指佛性;“光明无障碍”“譬如灯火破群昏”:以灯火比喻法体,光明无障碍,比喻心性不生分别执著,犹如破群昏的灯火。“一灯能作百千灯,百千灯自一灯化”:一灯能作百千灯,百千灯自一灯化。一灯与百千灯是一体的,百千灯是百千灯的分身,百千灯是百千灯的化身。“自百千灯照一室,其光无坏亦无杂”:百千灯自是一灯所化,百千灯自是一灯所化
荣公还金山 十年不出山,一游即千里。 问师何处来,固亦偶然耳。 注释:荣公是李白的号,他隐居在庐山东林寺,与东晋高僧慧远有深厚的交往。这里指李白从东林寺返回。 赏析:李白曾三次隐居于东林寺。第一次为避安史之乱,第二次为求仙道,第三次是为了寻找诗的素材。李白的诗,常以山水为伴,以酒为友,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写景抒情之作,所以李白对山水特别喜爱。 人言人闲好,自爱岩谷里。 红尘日扑面
这首诗是诗人在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东岱徒小鲁,西华缪推雍: - 注释:泰山(东岱)是古代帝王封禅祭天的地方,此处比喻高尚的品德。华山(西华)以雄伟著称,这里比喻崇高的志向。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泰山和小鲁、华山和缪推雍,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崇高志向的赞美。 2. 悬磬风发明,香炉烟结供: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送楚岩往支硎山》,全诗如下: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 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 岩岩圆通殿,飞构烂金碧。 春来香火盛,倾城出游适。 施钱日满钵,来往恒络绎。 世人竞刀锥,于此乃不惜。 我当少年时,一岁尝一即。 提携随父兄,娱览常至夕。 别来已几时,何啻十年隔。 此山是名山,先从晋时辟。 非有高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