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近郭住,不俗亦不野。
夹门皆长松,秋色垂兰若。
此宜静者得,乃入吾弄把。
一时猎娱戏,获睹东坡雅。
此翁云霞人,岂受天地冶。
意真不在诗,非诗意何假。
自翁三过来,岂复无过者。
课诵千百遍,扫迹便土苴。
幸在堂门中,更见徐公写。

【注释】

古寺:旧时寺院。

俗:平庸、平常。

野:粗野。

夹门:两侧门。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垂兰若:兰花,香草。兰若,佛寺名。

弄:玩弄、玩耍。

东坡:苏轼之号,此处指苏轼。

云霞人:神仙中人,这里指苏轼。

天地冶:自然和宇宙,这里是说苏轼不囿于尘世。

过:经过。

诗:诗歌,这里指诗文。

三过:多次经过。

课诵:背诵诗文。

土苴:泥土、垃圾等污秽之物,这里指被废弃的东西。

徐公写:徐文长所书写的诗文。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以赞美的态度描写了古寺和苏轼,并借苏轼自比,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之情。

首联:“古寺近郭住,不俗亦不野。” 古寺位于城郭之内,并不显得庸俗也不显得粗野。“古寺”即“古刹”,“居”,居住;“郭”,城墙。“不俗亦不野”,既不俗气也不粗野。“不俗”是说没有世俗的陋习,“亦不野”则是说不粗野。

颔联:“夹门皆长松,秋色垂兰若。” 两道大门两边都是高高的松树,秋天的时候它们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着兰草般的花朵。这两句是对前句的具体描写,通过描绘古寺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其清幽雅致的气氛。“夹”是“两旁”。“长松”是指高大挺拔的松树,“秋色”则是指秋天的气息。“垂兰若”是指兰花、香草在秋风中的摇曳姿态,这里的“若”指的是花。这里的“兰若”是佛教用语,指佛寺。这两句是说古寺周围有高大挺拔的松树,而且还有兰花和香草在秋风中飘散,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

颈联:“此宜静者得,乃入吾弄把。” 这个位置适合宁静的人去欣赏,我在这里玩耍。“弄”在这里指的是玩乐、游玩。这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位置的评价:这个位置适合喜欢安静的人去欣赏美景、游玩嬉戏。诗人用“弄”字来形容自己在这里玩耍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与古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两句话既表现了古寺的宁静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尾联:“一时猎娱戏,获睹东坡雅。” 当时他在那里打猎娱乐嬉戏,我有幸见到了苏东坡的高雅风度。“猎娱”指的是打猎娱乐,“嬉”则是嬉戏打闹的意思。“东坡”是指苏轼,这里代指他的诗词才华。这两句是说在当时的环境中,诗人曾经在那里打猎娱乐嬉戏,并有幸见到苏轼(即苏轼的诗词才华)这样的高雅人物。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古人的怀念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此翁云霞人,岂受天地冶。意真不在诗,非诗意何假。” 这位先生如同天上的仙人一般,哪里需要受天地的制约?他的心意并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那么他写的诗就不是真正的诗了吗?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一种看法:他们不受世俗的限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受任何束缚,因此他们的诗词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思想境界:他希望自己能够不受世俗的限制,拥有一种自由的精神风貌,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