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祺
《立秋后和李大向阳》赏析 万寿祺的《立秋后和李大向阳》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的抒情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对风雨、豆花、蟋蟀等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诗人开篇便直接点题:“风雨当门自有秋”。这一句不仅简洁地表达了秋天来临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紧接着,“豆花蟋蟀各为谋”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豆花与蟋蟀各自为了生存而努力
夜棹 一棹归何晚,前村暮霭平。 疏灯传远树,寒橛出孤城。 宿鸟楼还语,幽香静更清。 苍茫烟水外,凉月送人行。 注释: - 一棹归何晚:形容船儿划动的轻快,归来得晚,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 - 前村暮霭平:描述诗人抵达村庄时的景象,夕阳下的村庄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景色宁静而美丽。 - 疏灯传远树:远处的树木在微弱的灯光下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寒橛出孤城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与尔千峰共闭门,吴山越水旧西园。 秋风瑟瑟津梁远,天宇冥冥雁羽翻。 七尺须眉三寸舌,十年哀乐一家言。 阮生不耐穷途哭,风雨摊书怀士元。 ```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与尔千峰共闭门”,意为与你一同隐居于千峰之巅,共守静谧之门。这里表达了诗人追求高洁、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 “吴山越水旧西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回忆过去的家园或故地
诗句解析: 1. 访韩圣秋于乌龙潭,韩时将远去 - “访韩”指的是拜访韩圣秋,“乌龙潭”是地名,“韩时将远去”表达了韩圣秋即将离开的意思。 2. 乌龙潭上泛菰蒲,舴艋三舟酒百壶 - “乌龙潭”的水上景象,“舴艋三舟”指小船,“酒百壶”表示酒量很大。 3. 一息尚存犹道路,千秋所恃在江湖 - “一息尚存”意味着虽然生命还有一线希望,“千秋所恃在江湖”表示生命的依托在于广阔无垠的江湖之中。 4.
【注释】 隰西草堂:即“晋王旧居”。 深巷车门无是非:意谓深宅大院,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闭关偃息看花飞:闭门谢客,安闲自适地赏花。 升沉日月此茅屋:比喻世事变化无常,自己身处草堂,却如在日月之中,时升时降,无非如此。 俯仰乾坤今布衣:指身居平民,俯首可及,仰首可及的天地。 回雁浦中云黯澹:回雁峰下的湘江之浦,山峦云雾缭绕。 射鱼海上雨霏微:射鱼岭上,海风带雨,细雨霏微。 著书未了复渔猎
注释: 楚州:古地名,在今江苏境内。 风雨夜:指风急雨骤之夜。 徘徊:原形容人来回走动,现多用来形容心神不定,精神恍惚。 双淮:两淮,这里泛指南北地区的水道。 渔矶:渔船停泊的地方。 避世:隐居生活,不问世事。 乔木:高大树木。 登台:登上高台,比喻仕途升迁或得意时的情景。 二陵:即“二帝”陵寝,指宋太祖、宋太宗的陵墓。 残黍:指庄稼被风吹倒后留下的茬子或谷物残渣。 西风:秋风。 十郡:十州。
【注释】 ①甓湖:即西湖,在今江苏苏州。社晚:傍晚时分。归船:指诗人的游船。社:土地神。②“漠漠”句:指两只凫(野鸭)飞离而去。③垂垂:下垂的样子。④小荡:小水塘。盛:充满。⑤年光:时光。⑥杏花:春天的花朵,此处指暮春时节。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诗人游西湖时所作。诗写春日游湖情景。首二句写游船归来时傍晚的情景;三、四句写湖上士女嬉闹的情景;五、六句写湖边杨柳低垂、水面波平如镜的景色
燕子矶 碧磴重阴长古苔,孤亭日影见层台。 石城对岸千松合,铁锁当门一水来。 不夜车驺云外过,临春香草雨中开。 江冥人去芜城远,潮打空山岁岁回。 注释: 1. 碧磴:绿色的石阶。 2. 重阴:浓密的雾气。 3. 古苔:苔藓覆盖的石头。 4. 孤亭:只有亭子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5. 层台:多层的台阶。 6. 石城:镇江的别称。 7. 千松:成百上千的松树。 8. 铁锁:坚固的锁链。 9. 云外
南乡子·带甲满京华 南乡子,词牌名之一,原为唐教坊曲名。原为单调,由后蜀欧阳炯始增为双调。此词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共四平韵。 【释义】: 1. 南乡子·落日孤城闭暮鸦。 译文: 在落日余晖中,一座孤城被暮鸦包围着,城门紧闭,仿佛与世隔绝。 注释:落日孤城,指夕阳下的古城,显得更加寂静、荒凉;闭暮鸦,形容城门紧闭,乌鸦栖息于城墙之上
【注释】 退院:指僧人的庙宇。维摩饭罢:指维摩诘(即维摩)饭后。坐邻家:坐在邻居家里。双飞蛱蝶过墙去,闲却一园诸葛花:意思是说双飞的蝴蝶已经越过墙头而去,把庭院中的诸葛菜都闲下了。诸葛菜是诸葛亮的别称,故以“诸葛”名之。 【赏析】 此为一首七绝诗,首句起势不凡,用一“退”字,便将人带入了一种空灵的境界。次句“退院残钟日易斜”,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在寺庙中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