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祺
【解析】 本词上片“望远”二字总领全篇。首二句写景,层城、双阙是京城的宏伟建筑,芙蓉星斗则指京城之高。下两句写对江山的思念,流水东逝,日月西沉,诗人不禁发出感慨,江山如此,人事如梦,令人惆怅不已。 【答案】 ①望远:远眺,遥想,眺望。②减字木兰花:一种词牌名,此词为该词牌下小令。③天外:指天边。④芙蓉:荷花的别称。⑤星斗:指天上的北斗七星。⑥元龙:指东汉末年刘备。⑦百尺:指高楼。⑧多病:有病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即席:就坐席而赋。胡彦远、陈平远:作者的朋友。怜客路,幽草向人开。怜:爱怜,爱惜。客路:旅人之路。幽草:指野草。幽:偏僻。向人开:对人开放。印得唇脂红一串:形容牡丹花的鲜艳。印:沾着。唇脂,女子抹在嘴唇上的红色化妆品。红一串:指牡丹花瓣上露水珠串成的一串。夜深移过枕边来:形容牡丹花美丽动人,使作者难以入睡,夜里移到枕头旁边欣赏。疑猜:怀疑,猜疑。 【赏析】
【注释】 荆楚: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古代属楚国地。东来:自西向东迁移而来。 古戍:指京口的旧时军事防御工事。 铁瓮城:位于今南京城西南角,故址在今南京城墙内。 月下前朝树:指月色下的古树。 四宇:四方的天空。 惊飙(biāo):狂风。驱雁:大雁被风吹散而远飞。谁为侣:指谁作伴。 洲渚(zhǔ):水边沙洲。 丹阳:今江苏镇江市。 瑟瑟(sè):形容秋风声声凄切。 暮雨:傍晚的雨。 潮去:潮涨退了。
苏幕遮 病中风雨(壬午) 雁翎风,鲨鳞雨。 雨织风潮,院院沉寒翠。 茅槛渔窗平贴水。 口口口口,横卧斜江里。 梦千重,家万里。 流落天涯,日日秋光起。 今是何年浑不记。 墙角多情,犹挂崇祯历。 释义:这是一首描写风雨交加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雁翎般的风和鲨鱼般锋利的雨,以及庭院中的沉寒翠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注释:1. 雁翎风
注释: - 八尺溪桥迤野岸:八尺的溪桥伸向远方,沿着野岸边。 - 市角梢头,半掩青苔院:在市集的角落,有一个被青苔半掩盖的院子。 - 开遍藕花僧不管:荷花开满了整个湖面,但是和尚却对此漠不关心。 - 钟声贴水菰蒲晚:寺庙的钟声随着水面的风飘荡,到了傍晚时分。 - 吹落白蘋人去远:风吹起白蘋草,仿佛是人已经离开了很久。 - 云尾风头,送雨前村满:云雾缭绕,风雨将至,预示着乡村即将下雨。 -
【诗句解释】 1. 西江月: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中调。词中描述了湖上联句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 2. 再同胡彦远:再次与胡彦远一起。 3. 壬午:指的是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作者与胡彦远等人在杭州西湖边吟咏诗歌。 4. 秦吉永辞北路:秦吉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格豪放,善于抒发豪情壮志。这里的“北路”指的是秦吉永的故乡。 5. 鹧鸪只了南音:鹧鸪只有南方才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判断整个诗句的意象含义,并结合全诗主旨进行具体赏析。“寒食后,千里见湖山”的意思是:清明节过后,远望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寒食节是清明前一天。 【答案】 ①寒食后,远望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译文:在寒食节过后,远远望去,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寒食节是清明 前一两天,人们禁火吃冷食以祭先人
【注释】 澹薄处,骀荡总难禁。 寸寸芳心浑欲吐,丝丝别绪忽沉吟。 凝睇向知音。 【赏析】 此词上片咏物,下片写意,将物与人融为一炉,情思绵绵。起二句写牡丹花的娇艳动人,令人陶醉。“骀荡”是形容牡丹花的姿态。这一句的意思是:它虽然娇艳动人,但总使人难以自制,情不自禁地要伸手去摸。接着两句写牡丹的花瓣、花蕊都像人一样具有感情,而作者却只是凝目观赏,不忍下手。这里以拟人和象征手法
【注释】 眼儿媚 · 赠卞校书:眼儿媚,词牌名。花弄香纹春满楼,桃叶引江流。个人何事,斜阳独倚、曲曲肠柔。垂帘淡淡扑杨球,私心好处投。侍儿敛态,闭门作意,不上金钩。 【赏析】 此首词写一位女子与她的丈夫的情话。上片写她对丈夫深情的依恋,下片写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清新自然,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闺怨词。 起句“花弄香纹春满楼”点明时间,地点,主人公的身份。“花弄香纹”即指鲜花
残霭动疏林,平畴入远浔。 月圆今夕话,风碎隔年心。 蹙蹙江湖窄,瞿瞿天地深。 偶传消息好,喜慰一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