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客路,幽草向人开。
印得唇脂红一串,夜深移过枕边来。
梦里自疑猜。

【注释】

壬午:宋孝宗淳熙七年。即席:就坐席而赋。胡彦远、陈平远:作者的朋友。怜客路,幽草向人开。怜:爱怜,爱惜。客路:旅人之路。幽草:指野草。幽:偏僻。向人开:对人开放。印得唇脂红一串:形容牡丹花的鲜艳。印:沾着。唇脂,女子抹在嘴唇上的红色化妆品。红一串:指牡丹花瓣上露水珠串成的一串。夜深移过枕边来:形容牡丹花美丽动人,使作者难以入睡,夜里移到枕头旁边欣赏。疑猜:怀疑,猜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聚会时,就席赋诗,和两位朋友一起咏赞牡丹花的佳作。

开头四句“怜客路,幽草向人开。印得唇脂红一串,夜深移过枕边来。”写牡丹花的美艳动人,为下两句“梦里自疑猜”作了很好的铺垫。前二句描写了牡丹盛开时的盛况,“幽草”是诗人的想象。“怜客路”表明自己与友人同游赏牡丹花。“幽草向人开”,写出了牡丹花生长的茂密和生机盎然,也写出了牡丹花开放的季节和时间。“向”字用得好;它既表明了牡丹花的生长方向,又表达了诗人喜爱之情。

第三句“印得唇脂红一串”,是对前面四句的具体描写。“印”字用得很巧妙,把牡丹花朵儿印在诗人的唇上,形象地描绘出了牡丹花色彩的艳丽,也表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第四句“夜深移过枕边来”,是说牡丹花的美丽迷人到了夜晚仍然不肯离去,而是移过了诗人的枕边。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既承接了前句牡丹花的色彩艳丽,又引出了后句梦境中的牡丹花。

后四句“梦里自疑猜,香闻满衣裳”写梦境中的牡丹花。“梦里自疑猜”是说梦中的牡丹花非常漂亮,使得自己都怀疑是在做梦。“香闻满衣裳”,是说梦中的牡丹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使衣服都沾满了香气。这两句诗既写了梦境,又渲染了牡丹花的美丽。

最后两句“梦回清晓还依旧,应是天教开处迟。”写诗人醒来后的感叹。“梦回清晓还依旧”,意思是说梦醒之后依然觉得梦里的景象美好如旧。“应是天教开处迟”,意思是说牡丹花之所以美丽,是由于天意安排,使它在花开之时才开放得这么迟。这一句既是结尾,也是点睛之笔,既照应了开头,又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