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兰贞
扬州野泊 长林日暮行人少,淮扬古渡闻啼鸟。 闲云来去数峰青,极浦寒烟浮树杪。 岸阔潮平一雁过,木兰舟荡采莲歌。 荒村渔火半明灭,新月如钩映薜萝。 忽闻野寺疏钟动,芦苇簌簌江风送。 徘徊枕上意如何,城笳吹起江南梦。 【注释】: ⑴长林:茂密的树林。 ⑵淮扬:指今江苏省南部一带地方。 ⑶数峰青:指几座青山。 ⑷极浦:极远的江边。 ⑸木兰舟:用木兰木制造的船。 ⑹荒村:荒凉的村落。 ⑺薜萝(b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赠别二首(之二)》。以下是对每一诗句的释义: 南归赠别两姑侍二尊人在关中 东风吹雁各分飞,柳色青青恋夕晖。 此去影娥池上月,照人千里一帆归。 注释:南归 - 这里指回到家乡或北方。赠别二首(之二)- 这是第二首赠别诗。两姑 - 两个姑姑,这里指作者的两个妻子。侍二尊人 - 侍奉两位尊者,即作者的两个妻子。在关中 - 关中是指今天的陕西省中部地区。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注释:秋夜,静谧的夜晚,砧声初起,凉风乍起忽收。一弯新月已上,应是照着故园楼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从砧声开始,到凉风、新月,最后是故园楼阁,层层递进,形成了一种宁静、幽美的画面。诗中的“静夜砧”、“凉风雨”、“新月”、“故园楼”等词语,都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的意象也非常丰富,如砧声、凉风、新月、故园楼阁等,都给人一种深深的美感。总的来说
注释:我在月下庭院里漫步,青苔印在鞋上,脚湿漉漉的。 我一边走一边吟唱,月亮转过西边,我独自站立。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月下漫步的场景。首句“步月下庭除”,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在月下庭院里漫步。第二句“青苔印鞋湿”,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行走时鞋子被青苔沾湿的情景,既体现了环境的静谧,又突出了诗人行走时的孤独感。第三句“行吟月转西,觅句还独立”,诗人在月下行走吟诗
【注释】 步月:在月光下漫步。 其一:第一首诗,此篇是其一。 庭除:庭院中的道路。 萤飞花影侧:萤火虫飞舞着,映在花影的旁边。 露下不知寒:露珠落下时不知道寒冷。 鸣蛩(qióng)动秋色:蟋蟀发出叫声,触动了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开头两句“步月下庭除,萤飞花影侧”,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清凉的夜晚,独自在庭院里漫步赏景的闲适情景。“庭”就是庭院,“除”是庭院中的小道。
注释:刚刚收到山中信,挑灯回忆过去的期。自从离别以来,只做了些悼亡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赵夫人的。诗的第一句“乍得山中信”,意为刚刚收到赵夫人的信,“乍”字表明这是意外之喜。第二句“挑灯忆昔期”,意为在灯光下回忆起过去共同度过的日子,“挑灯”表明夜深了,诗人在灯下苦苦思念着远方的人。接下来“别来空有句”,意为自从离别以来,只做了些悼亡诗,表达了对赵夫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强半悼亡诗”
【注释】 绿阴:树木葱郁的树荫。酒旗:指酒店上挂的招引顾客的旗帜。 年年:一年又一年。行人:指过往的客人。别:分别。 东风:春风,这里指春天的风,也比喻人的意气、气概等。 不知:不知道。 赏析: 《柳枝词》(一作《杨柳枝》)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此诗为其中之一。 首句写柳色。“绿”字,不仅写出了柳叶的颜色,而且写出了柳树的枝叶茂密,遮天蔽日的情状;“阴深”二字,则写出了柳色的浓淡
【注释】 1. 木兰舟:木兰木做的船。木兰,即木兰树,用其木制作船桨,故称木兰桨。 2. 饯别:送别人去远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3. 此去:指外赴试的人这次要去的地方。 4. 江上月:江上的月亮。 5. 故园楼:指诗人自己的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友人远行的诗。首句写送人远去的场景,柳荫轻挽木兰舟;二句以酒为媒介,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三句点出送人远去的目的地,嘱咐他到时看江上的月亮
注释:梅花如同冰玉一样清高,独自在世外绽放出绝世的姿态,月色娟娟地照在新梢上。 无情的短笛请不要轻易吹奏,梅花还未到春风点额时,就已经傲然绽放。 赏析:这首诗以咏梅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前两句描绘了梅花超凡脱俗、孤高自赏的姿态。后两句则是对梅花的赞美和期待。诗人希望梅花能够像春风一样温柔地抚摸它,让它更加艳丽动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主旨;然后分析诗句在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方面的运用;最后鉴赏其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本诗为五言绝句,“采莲”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诗人以采莲人的视角写景,表达了对采莲女的深深同情。 “朦胧斜月淡云封”,意思是:夜色朦胧,月亮被淡淡的云雾遮住了,仿佛被什么封住了一样,无法看清。“封”,遮掩的意思。这两句诗写采莲女在月光的笼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