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兰贞
迟凝秀姊不至 译文:春风细雨湿透窗户上的纱,香炉中的宝鸭已经熄灭。 注释:细雨:小雨;迟凝:迟迟未到。 赏析:此诗写一位女子久候情人不至的怨情。“风吹细雨湿窗纱”,是写她望眼欲穿,心急如焚的情景,表现了她对情人的思念之情。“宝鸭香消一缕斜”,是写他离去之后,留下一缕余味,暗示着情人已远去。“薄暮酒阑人不到,一枝春信负梅花”,是写她独自饮酒,倚栏而立,盼望恋人归来,但恋人却迟迟未归
注释:目送着飞鸿远去,无话可说只能愁。西风吹过水面,秋江水波滚滚。柳树可怜多落叶,无法挽住秋天的江舟。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周夫人的深情厚意。首句以“飞鸿”起兴,抒发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次句写景,描绘出西风飒飒,秋江悠悠的景象;第三句写柳树多落叶,难以挽住船,表达了对周夫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注释】 新栽:刚刚种下。白苎(zhù):一种白色的布,这里指荷叶。泛清溪:乘着小舟在清澈的溪水里荡漾。棹(zhào):船桨。烟波:雾气弥漫的水面上。香雾迷:香气弥漫如雾。竞摘荷花:争先恐后地采摘荷花。怜并蒂:怜爱她俩紧靠在一起的茎叶。横塘:低洼处积水的池塘。歌罢:歌声停止。月痕低:月亮倒映在水中,好像月光也随着停歇了一般。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泛舟于清溪之上,看到满池荷花盛开,不禁生发爱怜之情
注释:在绿树的阴凉中映着酒旗,想要抓住春天的色彩挂在柔弱的枝条上。每年都是为了舍不得丈夫出征而折尽东风,却总不知道春风吹来是带走了征夫还是留住了爱人。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对出征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柳枝”本指杨柳,因杨柳与“留”谐音,故杨柳又常被用作送别之物。“年年为惜征夫别”,写的是女子每年的送别之情:“折尽东风总不知”,写的是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红英:落花。萋萋芳草:茂盛的草地。暖风:温暖的风。去:离开。深院:深宅大院,这里指作者家。无人:没有人,表示孤独冷清。鸟啼:鸟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景色的诗。首联两句是说春天已经过去,花儿凋谢了,绿草长得茂盛,一片生机。颔联两句是说暖风吹来,把春光吹得远远地去了,庭院里没有一个人,只有鸟儿在啼叫。这两句诗写出了春尽时的凄凉景象
【注释】: 1. 袅袅东风欺弱柳:形容春风吹动着杨柳,柔弱的柳枝摇曳生姿。 2. 碧沼波纹皱:碧绿色的池塘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3. 寂寞倚雕栏:孤独地靠在雕花栏杆上。 4. 呖呖啼莺:形容黄莺清脆悦耳的叫声。 5. 离人后:离别之后。 6. 更怕春归骤:更担心春天突然而猛烈地离去。 7. 去年间:去年的时候。 8. 花下踟蹰:在花丛中徘徊不前。 9. 正是愁时候:正是忧愁的时候。 【译文】:
注释: - 捣练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忆秋娘》、《秋夜寄思》,是唐代民间词牌。 - 秋夜:秋季的夜晚,多指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 - 新雁唳:雁叫声,形容初秋时节雁群归来的景象。 - 叶纷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 - 砧杵声:捣衣用的石杵和木棒击打的声音,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之情。 - 露湿衣:衣服因露水而变得湿润。 - 更漏永:古代计时工具,指夜深了。 - 明月散清辉:月亮的光芒洒满大地
【注释】 柳眼舒青:柳叶初展,呈现青色。 宫桃:指宫中的桃花。着露烟如织:桃花上的露水像烟雾一样弥漫。 凭栏(lán):倚靠在栏杆边。 风度箫声:形容箫声悠扬动听。凤去空相忆:指箫声中的凤凰鸟已飞走,只留下空寂的回忆。 薄罗:轻薄的绸缎。初试:初穿。 杏脸:指女子的脸色。消春色:指春天的气息消失,即春光不再。 【赏析】 《点绛唇·忆外茂仲》是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柳、桃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所作,全诗如下: 淅淅寒风撼玉钩。起来斜日照红楼。帘外一声鹦鹉唤、唤梳头。 花发小春情脉脉,笛吹长夜恨悠悠。多少泪珠弹不断、倩谁收。 注释: 淅淅:细雨声。撼:摇动。玉钩:古代妇女的首饰。 起来:起床后。斜阳:夕阳。 帘外:窗外。 鹦鹉唤:鹦鹉叫唤。 小春:春天。 花发小春:花开得正旺。情脉脉:情意绵绵。 笛吹长夜:指长夜漫漫,思念不已。恨悠悠:愁思无穷。 倩谁收
晚云聚积,晚风萧瑟,落叶满地,霜降篱菊凋零。我看着这些景致,心中充满了悲凉。 哀鸣的秋虫在衰杨岸上哭泣,哀鸿在疏桐院中啼叫。我的愁绪无边无际,就像那漫漫的明月和无尽的时光。 何时才能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