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一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全诗理解词语含义,并注意重点诗句的赏析。“兴尽流连倒绿樽”的意思是:兴致畅怀时尽情地饮酒,酒已喝得差不多的时候把绿酒杯倾倒。“山中风景不胜论”的意思是:山上的风景无法详细地说出。“好蹑云根出洞门”的意思是:喜欢踏着云根从山洞里出来。注释:“兴尽”意为尽兴、尽情。“倒”意为倾倒。“绿樽”指的是青绿色的酒杯。 【答案】 访吴东溪黄土庄
【注解】 领来:领受。生合:出生时。还渠:归还给他。遗世声名:遗落世间的名声。亦赘馀:也显得多余。七十三:虚指年岁,实为四十四。述处:作诗的地方或写诗的地方。一:同“一”,第一。一朝:一天。上清虚:指道教中的神仙境界。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七十六岁高龄写的绝笔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音韵和谐悦耳。 首句“领来生了合还渠”,是说诗人一生所得,都应归还给天地
秋兴 西风吹动高树林,竦然惊非昨日。 时光匆匆催人老,青春容颜日消损。 素心所愿何所为,如今却感到孤独寂寥。 向上攀登云霄路,向下逃避山林丘壑。 漂泊不定度时光,何时能偿旧时约。 悠然登上高楼台,面对景物举杯饮美酒。 译文: 秋风席卷着高高的树林,让人不禁悚然一惊,这感觉与昨天完全不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时光飞逝,催促我们衰老,使得我们的容颜一天天憔悴。 心中的愿望是什么,现在却觉得孤单寂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访吴东溪黄土庄》的全文。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第一句:“闲邀吟侣访岩栖,雾树云山望处迷。” - 关键词:闲、吟侣、岩栖、雾树、云山、望处迷 - 释义:我闲暇时邀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问这山中的隐居之处,当云雾缭绕的树木和连绵起伏的群山映入眼帘时,让人不禁感到迷失。 - 译文:我悠闲地邀请了吟咏之伴来探访这山中的隐居之地
注释:秋天到来,树木凋零,最让人感到悲伤。我的孤独和寂寞,让我的思绪飘向远方。梦中我回到家乡,看到家人团聚,而我却独自一人。那悠扬的笛声,从谁家的楼上传来?它为何偏偏在月中吹响?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心情。开头两句“秋来摇落最堪悲,寂寞羁怀人梦归。”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到来感到悲伤,因为树叶纷纷飘落,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同时,作者也感到自己被束缚,无法回家
【注释】 蓼花:指蓼草。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开有紫色小花,果实可食,根、叶、茎均可入药。 钓船:渔船。 蓬底:船上的篷帐下面。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舟中遇雨,独酌几杯,蓬底睡去后不知江涨没平田了。全诗语言朴素通俗,意境清新明丽。诗中“独酌”二字,既写出了作者在风雨交加中饮酒的孤寂,又写出了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炉的境界。“不知江涨没平田”两句更是妙语惊人。它以设问的形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题为《观海》。全诗共八句,依次为: 南来一望豁双眸,空水冥蒙象外幽。 万古乾坤开混沌,两轮日月祇沉浮。 谁能飞羽凌洲岛,我欲乘槎访斗牛。 近说波恬蛮国服,会看白雉贡成周。 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南来一望豁双眸,空水冥蒙象外幽 - 南来:从南方来的船只或旅人。 - 豁双眸:开阔视野,使双眼变得明亮。 - 空水:指海面上的波浪。 - 冥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壁暾山居》诗。下面逐句进行注解并赏析: 第一句 - 注释:苍壁墩头,指的是一个位于山中的小村庄或地方。 - 赏析:这句描绘了壁暾山居所在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古朴的感觉。 第二句 - 注释:一池云水,形容池塘水面上漂浮着如云雾般的水汽,给人以朦胧、梦幻的感觉。 - 赏析: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壁暾山居的自然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三句 - 注释
注释:风花片片落衣斑,独倚萧墙看晚山。 远渚睡鸥闲自稳,高林飞鸟倦方还。 译文:风中的花瓣纷纷落下,落在衣服上斑点斑驳。独自倚靠着墙壁看着傍晚的山景。远处的小洲上睡着的鸥鸟悠闲得自在安稳,高高的树林中飞翔的鸟儿疲倦了才回来。 赏析:首句写诗人在傍晚欣赏美景,而“风花片片落衣斑”,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观赏晚霞的美丽景象。第二句则由近及远,由人及鸟,写出了诗人独自倚墙看晚山的情景
【注释】 黄鹤仙人: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不还。黄鹤楼:在武汉市武昌区蛇山西端,濒临长江。 层楼高入云端:登上高楼,直入云霄。 江天风景应无限:指登临黄鹤楼眺望万里江山景色。风景:自然风光;江天:指长江和天空。 好写图归取自看:指自己写好了的画图可以拿回去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抒情之作。诗人以“登黄鹤楼”为题,表达了自己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